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科考員小周(紅圈示)奇迹獲救。
1/2
一支洞穴水生生物綜合科考調查隊上月初前往廣西自治區百色市田陽區洞靖鎮那峨村活旺河源頭溶洞考察,其中兩人潛入水下洞穴後失蹤。經過69小時,他們終獲百色市公安局特警支隊水上勤務救援大隊救出,成為內地首宗洞穴潛水救援成功案例。
該洞穴水生生物綜合科考調查隊上月5日共有5人潛入水下洞穴,直至傍晚僅得3人返回,於是立即報警。百色市公安機關立即派出13名來自特警支隊水上勤務救援大隊隊員到場,當地同時成立由消防及衞健等部門組成聯合救援隊。
百色市公安局城區巡警支隊副支隊長梁良憶述,經初步勘察,現場是一處狹長溶洞,褶皺斷層相互交織,水系複雜,暗河湧動,若展開救援行動,須採用最高技術操作標準,為此救援團隊先後制定多套救援方案。
因應洞內寬度大,水深超15米,救援隊決定採用5個200米大線輪,從洞口往水下布置引導繩,以便救援人員在洞內來回搜尋。由於兩名受困人員具體位置並不清晰,隊員僅隱隱約約聽到敲擊岩壁聲音,只能沿大致方向前往搜尋。
經過數小時,救援隊翌日凌晨4時30分左右,在水下16米處溶洞氣室首先發現第一名失蹤隊員周先生,地點距離洞口達到約300米之遙。約個半小時之後,周先生終於被救出溶洞,卻得知尚有一名學生小周失蹤,頓時感到萬分焦慮。
由於水下洞穴環境實在太過複雜,救援隊只能依靠自身攜帶光源,在能見度僅得3米左右範圍進行搜索。經過10多次地下探查,排查10多處水下洞穴,隊員終在水下28米處另一溶洞氣室發現小周,首先將其帶到洞內安全區域。
直至2月8日晚上8時30分左右,小周終被成功救出,整個救援過程持續長達69小時。由於已有3天沒有進食,小周身體變得非常虛弱。他事後提到在洞中特別難受,甚至出現瀕死幻覺,經送院後生命體徵回復正常,現已康復出院。
事後,獲救人員及家屬特意向百色市公安局特警支隊水上勤務救援大隊送上錦旗。公安部門介紹是次救援創造內地首宗洞穴潛水救援成功案例,更是一場生命救援奇迹,同時提醒展開潛水作業需具備相應資質及能力,如遇險情需第一時間求助相關部門,避免發生危險。

是次救援創造內地首例洞穴潛水救援成功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