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長洲渡輪碼頭曾被指結構老化。
面對千億財赤,公共設施要重建都要過「重重難關」。政府於2021年曾指,長洲渡輪碼頭結構老化、繁忙時間人流接近飽和,會盡快爭取展開工程。財金官員表明工務工程將按緩急輕重排序下,當局於最新提交區議會的文件改口稱,碼頭結構安全、設施狀況良好,要因應政府財政狀況等因素考慮重建。有區議員認為,因財赤暫緩工程「無可厚非」,但碼頭使用多年、樁柱腐蝕,設備亦未能應付現時的需求。
離島區議會今(10日)開會討論長洲渡輪碼頭重建工程進度,發出提問的區議員郭慧文、吳文傑指,土木工程拓展署早於2019年展開可行性研究及諮詢持份者等工作,但認為相關工程至今仍未有任何進展。當局於早前書面回覆稱,現時碼頭結構安全、設施大致良好,重建則要考慮政府財政狀況等因素,又強調項目的勘查研究已大致完成。
但翻查當局在2021年提交的區議會文件,當時指碼頭繁忙時間人流接近飽和程度,「碼頭結構亦呈現老化情況」。當時文件又預計,可行性研究會於年內完成, 並爭取盡快展開工程項目。
吳文傑認為,如因財赤暫緩工程「無可厚非」,但碼頭使用多年、樁柱腐蝕,維修費亦不菲,因此居民期望盡快重建。提問措詞提到,碼頭不合現時需求。他表示,現時設計不能在繁忙時間加密班次,初步新設計改為每邊可停泊兩艘船,比原先多一倍。
他又指初步設計有2,000個單車位,解決島上單車停泊問題。吳又指據過去經驗,碼頭排隊人龍可達700米尺。他舉例稱,今年農曆新年共有16萬人次前往長洲,居民前往市區只能跟著人潮排隊。除了將至的清明節、太平清醮,平日上下班時間及假日也會比較緊張。
郭慧文則表示,政府過往已進行大量前期工作,但外界不清楚實際進度,因此期望當局在會上解釋。她表示,現只得知初步設計,自己亦想知道時間表。被問到現時政府書面答覆,會否有打算暫緩項目之感,她表示現階段「觸摸不到」,因當局始終未解釋原因。
運輸署回覆查詢指,現時碼頭提供兩個渡輪泊位,供兩條持牌渡輪航線使用。運輸署指,營辦商會因應乘客需求,調配後備船隻以加強服務,在節日和假日、乘客量高峰時段加派人手及聯同執法部門於碼頭內外實施人流管理措施疏導乘客。
據2021年文件,當局初步選擇水務署長洲廠為碼頭新選址,建議興建平台停泊單車,亦會有無障礙設施、乘客資訊設施等,又會考慮設置智能及環保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