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橫跨港鐵東鐵綫的T型行車橋。
發展局局長甯漢豪今日(16日)發表「局長隨筆」,稱自2023年第四季開始展開策略性研究,就減低建造成本措施制訂了四大具體方向。包括優化項目採購模式、善用先進科技及建造技術、精簡審批流程,以及檢視設計標準及要求。當局今年起會以「成熟一項推一項」、先行先試的模式推行相關的策略性措施。
在善用先進科技及建造技術方面,發展局透過香港建築科技研究院與建築署合作,在首個工務工程項目(加路連山道區域法院)引入「遙控天秤系統」,系統利用物聯網技術(IoT)在地面遙距控制天秤,為天秤操作員節省上落天秤時間,提高工作效率和生產力。發展局同時亦牽頭協助上述工務工程項目相連的私人發展項目應用系統。我們會繼續加大力度推廣採用系統,期望有更多公私營項目響應。
應用先進物料方面,土木工程拓展署在粉嶺北新發展區—粉嶺繞道東段(石湖新村北至龍躍頭)率先採用超高強度的S960鋼材建造兩條行人天橋,屬於全球首例。大幅減少所需鋼材、減輕橋樑的自身重量,從而降低了地基、運輸和吊裝成本,令整體建築成本減少近三成。
應用創新施工方法方面,粉嶺北新發展區—粉嶺繞道東段項目的兩條行車橋建造工程。行車橋橫跨現有東鐵線鐵路,其中一條長約140米,重逾7000噸,受現場環境所限,使用傳統建橋方法非常困難。工程團隊採用全港首次應用的橋樑轉體施工方法,令工期縮短一年,更大大減低了施工風險及對鐵路的影響。兩條行車橋分別於去年9月和11月凌晨順利完成橋樑轉體,改善粉嶺北新發展區的交通連接,並為北部都會區的整體規劃提供重要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