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海關檢獲總值約3,900萬港元的懷疑大麻花。(陳嘉傑攝)
1/4
海關偵破3宗由航空渠道入口的大型毒品案件,並搗破一個毒品儲存及分銷中心,檢獲760克懷疑海洛英、40公斤懷疑氯胺酮(俗稱K仔)及152公斤懷疑大麻花,總市值約5,856萬港元。
調查人員表示,海關昨日(18日)在機場入境大堂截查一名由荷蘭阿姆斯特丹,經土耳其伊斯坦布爾抵港的33歲本地女子,期間透過X光見到其寄艙行李有大片可疑綠色影像,於是打開相關行李箱檢查,繼而發現內有一包重約15公斤的可疑白色粉末,經初步檢測後懷疑為K仔,估計市值約710萬港元。
據了解,販毒集團並未以任何物品作掩飾,而是直接將懷疑K仔放入行李箱內。被捕女子已被控以一項「販運危險藥物」罪名,案件將於明日(20日)於西九龍法院提堂。
另外,機場空運貨站亦破獲兩宗販毒案。第一宗案件發生於前日(17日),海關根據風險評估,揀選一票由荷蘭到港、報稱載有光譜測定儀的貨物進行查驗。該票貨物分為兩個木箱,共重201公斤,關員在審核貨運文件時,發現貨物是由荷蘭的科學儀器製造商郵寄至尖沙咀一商業大廈,但收貨人並非從事科學儀器相關的公司,因而覺得可疑。
關員先利用X光儀器掃描該兩個木箱,察覺每個木箱除了有2件高密度、類似機器的物件外,亦分別有其他形狀與報稱貨物不相符的物品。關員打開木箱作進一步檢查,發現除了科學儀器及其配件外,另有8個相對其他組件顯得特別沉重的紙盒,每個紙盒內均放有可疑的白色結晶物,透過拉曼光譜儀等高科技儀器進行檢驗,初步確認為K仔。該批懷疑毒品共重約25公斤,估計市值約1,200萬港元。
另一宗案件發生於昨日上午時分,海關分析情報,鎖定一票由48箱共重642公斤、由泰國空運抵港的貨物。由於該票貨物並無完整申報內容,引起關員懷疑。關員觀察X光影像,見到縱向角度的影像顯示為平均的綠色,但橫向影像見到貨物夾雜不同的低密度影像,於是作出詳細檢查。
關員打開第一個紙箱,見到箱內有2個膠袋,每個膠袋均載有塑膠軟墊,而軟墊相對膠袋而言,明顯過於沉重。關員及後發現,每層塑膠軟墊均包裹着經真空包裝的懷疑大麻花,最後在該票貨物內,一共檢獲152公斤懷疑大麻花,市值高達3,900萬港元。
上述兩宗案件中,不法分子費盡心思將毒品偽裝成科學儀器和配件運到香港,或將毒品夾藏於形狀相似的貨物內,企圖魚目混珠,但最終仍在高科技儀器協助下被識破。
海關毒品調查科接手跟進該兩宗貨物販毒案,昨日針對首案採取監控遞送行動,成功在尖沙咀拘捕一名報稱廚師的20歲收貨男。經深入調查後,關員押解被捕男子到葵涌一工廈單位搜查,並於屋內檢獲約760克懷疑海洛英,以及一批懷疑毒品包裝工具,估計毒品市值約46萬港元。海關相信,販毒集團利用工廈單位作毒品儲存倉庫,並進行毒品包裝及分銷用途。被捕人士現正被扣留調查,他稍後將被控以兩項「販運危險藥物」罪名,案件亦會在明日提堂。
就第二宗案件,海關發現有海外公司委託本地的貨運代理公司收貨,並已安排用空運方式將該票貨物轉運至英國。針對相關走私趨勢,海關會加強與海外執法機構合作,以有效打擊跨國販毒活動。

涉案懷疑K仔、海洛英及包裝工具。(陳嘉傑攝)

懷疑大麻花被夾藏於塑膠軟墊內。(陳嘉傑攝)

販運集團不加掩飾,將懷疑K仔放入行李箱。(陳嘉傑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