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网电视
更多新闻短片

署方去年邀请11条小巴线参与“红转绿”,仅2条线递交申请。
运输署去年推出特选“红转绿”计划,鼓励同加快红色小巴转为绿色专线小巴营运。在今日(21日)立法会交通事务委员会会议中,有议员指署方去年邀请11条小巴线参与计划,但结果只有2条线递交申请,关注计划的成效,又质疑政府支援红巴的措施,会削弱小巴“红转绿”的诱因。运输署指会同业界继续沟通,或会扩阔邀请加入计划的范围,有关政策的最终目的都是为市民出行提供便利。
绿色小巴是根据固定路线来提供服务,其路线、票价和行车时间表需要得到运输署的批准,而红色小巴就没有规定的路线和行车时间表,可自行厘定票价。现时公共小巴的牌照限额4350个,当中包括3400个绿色专线小巴,其馀的是红色小巴。公共小巴的载客量在疫情过后,2023和24年两年当中是大致保持平稳,平均每日的载客量147万人次,在过去多年都是占公共交通服务巿场份额约13-14%。
议员陈沛良指政府的交通政策,是希望把现有的红巴逐步转为绿巴,以便在监管之下运作,因此推出特选“红转绿”计划,邀请红巴车队营运商参与。但11条线当中只审批2条线,关注其馀9 条线的情况。如果有关红巴属于“单头”车,当局如何处理?既然政府希望红巴转型为绿巴经营,但又提出不少协助红巴经营的政策,如取消部份禁区的限制,运用智慧交通基金帮他们开发一些服务系统等,诸如此类的措施会否削弱转绿巴的诱因?
议员易志明指小巴乘客量不断下跌,业界经营艰难。过去6年政府推出21条全新专线小巴路线,平均每年只有得3条,未免太少,盼推出更多新的专线,指现时有900多辆红色小巴,但出了牌约700多辆,即是有200辆是“死车”来的。特选“红转绿”计划,由于许多红色小巴已加入2元乘车优惠计划,具有一定的参与条件,可否考虑把署方“钦点”的做法,改为营办商自由“举手”加入。
运输署署长李颂恩回覆,指去年8月推出的特选“红转绿”计划。当时是先邀请 11条现有红巴路线营办商,看看他们是否有兴趣转做绿巴,在毋须通过遴选的情况下原线转做绿巴行走。署方曾考虑过,怎样选择这11条线。因为有红巴营办商加入长者及残疾人士的两元乘车优惠计划,而参与该计划亦要受到署方一些监管,如指定收费,而该11条线亦运作超过 5年以上,其实际的营运模式接近绿色专线小巴,“红转绿”会比较容易,因此筛选了11条线去参加特选“红转绿”计划。目前有2条线参与,一条是秀茂坪至佐敦,另一条是服务元朗区。署方理解另外9条线最终都没有递交申请,可能他们觉得红巴确实有其灵活性,较为贴近目标乘客群的需要。
李颂恩续指,政府每年都会划出一些绿巴的路线并拿出来竞投,新路线对业界而言,是单头红巴转做绿巴的机会。不过目前的单头红巴多数是有组合营办来营运一条路线,才有足够的车辆满足相关的乘客需要。至于议员认为政府种种对红巴的支援会削弱“红转绿”的诱因,她强调政策的最终目的都是为巿民出行提供便利。
政府会努力开办新线,如果有新的地区规划,会视乎地区的乘客量或是否短途接驳等服务需要,路线数目则按社区发展状况。去年第一次做“红转绿”是有特定条件的,下一次将怎样处理,署方听到有意见要求可否放宽一点,会考虑跟有兴趣的营办者商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