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网电视
更多新闻短片

1/3
食物安全中心去年接获192宗由卫生署转介的食物中毒个案,涉及739人。受影响者较前年的838人略减,去年中毒个案的病原体最多涉诺如病毒,占去年个案的46.9%,中心指,三分之二诺如病毒引发的食物中毒爆发个案又与市民生吃生蚝有关,其他则有食用未煮熟的海鲜及食用受污染的即食食物(如烧味、沙律及甜点等),呼吁食物业管理方必须落实“食物安全五要点”,加强员工培训及避免食物交叉感染等。
食安中心近日公布3月号《食物安全焦点》,文中回顾了去年全年接获的食物中毒个案,过去十年,本港与食物业处所有关的食物中毒个案宗数在每年117宗至256宗之间,而去年则录得192宗,去年的个案中,首3位病原体依次为诺如病毒(46.9%)、沙门氏菌(34.4%)和副溶血性弧菌(28.1%)。天然毒素(如雪卡毒素、贝类毒素)和化学物质则占食物中毒案的4.2%和0.5%。
中心指,最常见食物中毒成因分别是“食用生的食物”、“被用具污染”和“食物未经彻底煮熟”。至于占半近个案的诺如病毒引发的中毒,则有三分之二由生吃生蚝造成。中心强调,除了生吃贝壳类海产会增加食物中毒风险外,交叉污染亦是诺如病毒爆发的一大原因。
去年食安中心还接获4宗中毒个案与花甲有关,有15人受影响。中心指,接获呈报便即时派员到处所调查,发现相关食肆只将花甲简单烹煮,然后在室温下放置几个小时冷却。食肆人员接获订单才将自制的酱汁(用辣椒、大蒜和酒制成)与花甲混合,有时翻热或直接呈上予顾客。食安中心抽取花甲样本进行化验,发现带有副溶血性弧菌。

食安中心去年接获192宗食物中毒个案。

食安中心表示,去年三分二诺如病毒引发的中毒个案,均与市民生吃生蚝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