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1/4
雖然本港是「石屎森林」,但其實仍有不少特別建築用磚塊構成。香港中文大學研發自動化線控砌磚機械人「CU-Brick」,此線纜驅動平行機械人能精準地砌放磚塊建造複雜建築,更能在戶外及多變環境中操作,為建築行業帶來更高的彈性與效率。自去年12月起,中大團隊首次應用該機械人於本港建築項目,建造中大校園內的「再生園」,項目預計今年下半年啟用,屆時會開放成學生的休憩處和回收點。
中大機械及自動化工程學系副教授劉達銘表示,「CU-Brick」能有效減少位置誤差,與人手相比更能精準砌置出不規則的建築結構,建造蜿蜒曲折的建築物、雕塑、社區共享中心等。現時正建造的「再生園」建築設計由多幅彎曲的磚牆組成,中大建築學院高級講師Adam Fingrut坦言,若用人手建造會較困難,因傳統人手建造彎曲磚牆需花費大量時間去繪圖及量度等,但用「CU-Brick」則毋須多費工夫。
「再生園」項目由1月下旬起動工,預計於4月落成,佔地約120平方米,牆高2.5米,由超過5,800塊磚組成,未來會為中大師生提供集環保及休憩功能於一身的社區共享空間,學生可捐贈不同物資到該回收點予校方處理。
劉達銘表示,團隊期望持續優化機械人設計,未來會研究開發自動灌漿系統,實現全自動砌磚機械人。

「再生園」由多幅彎曲磚牆鋪建而成。(袁志豪攝)

劉達銘(左)及Adam Fingrut(中)表示,以機械人建造「再生園」會更精準和有效率。(袁志豪攝)

自動化線控砌磚機械人CU-Brick為非主流的線控機械人。(袁志豪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