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漁護署擬統一本地漁農品牌,「有個嘜頭」方便消費者選購優質本地魚菜。
1/2
一般消費者到街市買餸,都較難分辨漁農產品產地。漁護署計劃在今年推出統一本地漁農產品的品牌,「有個嘜頭」方便消費者選購優質本地魚菜。署方會盡量維持產品大眾化的價錢,又相信港人會不介意付多點錢選購較佳的食品。該署又計劃在新的郊野公園建設低密度旅舍,供遊客感受大自然。
漁護署昨日舉辦傳媒茶敍,署長黎堅明透露今年工作重點,包括推出涵蓋魚、菜、豬、雞、水果的統一本地漁農產品的品牌,並會委託獨立機構建立認證及信譽制度,期望明年3月內推出新品牌。屆時產品上會貼二維碼,供消費者查看生產過程及源頭,消費者更能掌握產品的來源及處理過程。
黎堅明又提到,新品牌的漁農產品會着重品質,會盡量維持大眾化價錢,但不會以平取勝,亦強調一般人見到售價不會「嘩!貴到咁」的感覺,相信港人對「食落肚嘅嘢」不會介意多付錢,尤其愛護子女的家長。署方又披露現時已在內地電商平台售賣急凍魚,反應理想。
生態保育方面,黎堅明說會從市民休閒、旅遊角度出發,包括在現有的設施中加入旅遊元素,亦會勘察研究在即將建立、位於北部都會區的三寶樹濕地公園設生態友善旅舍,予市民及旅客感受大自然,但指大原則不破壞環境、旅舍亦會是低密度建築,爭取今年完成勘察,料2027年動工建立濕地公園,並在2031年首階段開幕。署方又透露,去年6月推出「農+樂」計劃後,至今有80多個農場參與,在農地提供休閒活動,可無火煮農作物供客人即場進食。

漁護署在傳媒茶敍中指本地漁農產品會着重品質,非以平取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