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1/2
香港中學文憑試(DSE)筆試下月開考,一眾應屆考生正加緊備試。有今日(26日)公布的調查發現,應屆文憑試考生在管理溫習時間及處理壓力方面,有82%受訪者感到壓力大,甚至有5.8%人認為壓力完全不能承受,該數字亦持續上升。而源頭大多來自考試成績、個人前途及展望。至於紓緩壓力方面,不少考生選擇聽音樂及睡覺,但亦有部分人有自我傷害或出現極端想法。研究團隊建議政府應增加資源宣傳防止自殺,協助學生提升心理健康,學校及家長亦需加強溝通了解學生需要。
優才資源中心有限公司於去年11月至本年1月期間,訪問了4,484名應屆考生,以了解他們如何管理溫習時間及處理壓力。調查結果顯示,其中感到壓力「較大」及「非常大」的考生均有26%,另外有30%考生指壓力程度已達至「大」,而有5.8%考生更認為壓力大到完全不能夠承受,團隊指出完全不能承受壓力的考生持續上升,由3.5%升至5.8%。就壓力來源而言,74.7%受訪考生因考試成績而感到壓力,另外分別有64.6%及61.1%人對個人前途及個人期望而感到壓力,調查團隊認為結果反映考生給自己的壓力相當大。
團隊亦分析處理壓力的方式,大部分考生選擇聽音樂(64.9%)、睡覺(64.2%)及打機(45.1%),考生多數選擇自行處理壓力,惟4個考生有自我傷害或極端想法的處理壓力方法,而尋求社工的比例由2019年的3.3%上升至今年的6.3%,顯示出一個整體上升的趨勢。調查團隊亦指出5.8%認為壓力大到完全不能夠承受的考生當中,有46%考生對如何處理壓力沒有概念。
研究團隊表示,為了協助那些面臨自我傷害或極端想法壓力的學生,政府應加強資源投入,着重於宣傳防止自殺的資訊,及提升對學生心理健康的關注,例如可透過社交媒體發布相關宣傳影片,廣泛傳遞正面訊息。學校方面應在家長日時加強與學生父母的溝通,幫助家長更深入了解學生的需求。此外,在功課輔導班及補習班中,教師應多給予學生正向鼓勵及認可其成就,幫助學生建立自信。家長則在孩子教育中扮演至關重要的角色,透過積極參與和持續支持,能有效提升孩子的自信心和學業表現。

團隊公布調查結果。(馬煒傑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