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澳版>新聞>中港台
  • 立會批出2億承擔額 開發及推行港口社區系統

    新聞觀看次數:1.3k
    香港時間
    03月28日(五) 18:25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新承擔額促進香港港口數字化、推動智慧港口發展。
    數字轉型是全球海運業的重要趨勢。立法會財務委員會今日(28日)通過開立一筆為數215,082,000港元的新承擔額,用以開發及推行港口社區系統,以促進香港港口數字化、推動智慧港口發展。雖然在席議員都支持方案,但關注系統推出初期基本服務不收費的安排,如何持續營運。當局指越多人使用,該系統所達致的效益就越高,而免費的安排就是要吸引用家,當系統形成市場需求後再推出收費的增值服務來彌補開支。
    議員陳紹雄指系統構建過程中有先導計劃,讓一些用家使用過,理應好有信心會有用家使用,當局為何還會擔心系統推出的時候會沒有用家?他又認為系統必需收回合理費用。另一議員林振昇則關注到將來釐定增值服務的收費會採用甚麼原則;以及如何制定加價的機制。
    運輸及物流局副局長廖振新回應指,曾仔細思量有關問題。鑑於系統越多人使用,所達致的效益就越高,畢竟系統是新事物,而業界已有其工作方法或系統,如果一開始需收費才可加入,難度就會很高。免費使用的安排無關信心的問題,而是一種鼓勵、促使用家加入系統並提供多一些資料,他說如果追蹤鏈其中一個環節是沒有資料的,就會失去功能,所以一開始就必須讓用戶群具有一定的規模,而且越大越好。經權衡後,決定開始時候不收費以吸引多一些用戶。在申請撥款、構建和運作的4年期間,當局須確定未來的收費方法,如果系統在將來是有市場需求的,相信憑增值服務收費以支持整個系統的日常營運,是會受業界歡迎的。他續指,政策背後的理念很清楚,原則就是用者自付,希望收費可以令系統持續經營,毋須政府補貼。至於將來要加價,則屬於財政考慮,當然用者自付也會牽涉型加價的問題,有關情況是會諮詢業界的。
    議員何敬康留意到系統進行服務費用當中,2025/26年度的雲服務預算是200萬港元,但2026/27年度則暴增至620萬港元,關注費用暴增的具體原因。他指又物流及供應鏈多元技術研發中心的團隊薪酬佔系統進行服務費用的60%,約1億港元,但就沒公開到職位數量和薪資標準,要求披露團隊的規模、人均年薪,以及市場水平的對比。質疑項目的存在是否「養團隊」。此外,項目要新增1,709萬港元的非經常員工的開支,要求交代開支的具體職責和工作內容是甚麼。
    運輸及物流局副秘書長暨海運及港口發展專員陳婉雯回應指,構建系統的目標是在2025年之內構建好,在2026年1月推出,期間雲服務只有3個月;2026/27年度則是全年的費用,因此開支會大了很多。團隊方面預計約35人,人數較現時航運業界同樣使用科技資訊系統需要50人的團隊來得要少,而員工開支是不會高於政府同級薪酬水平。1,709萬港元的非經常性開支,是涵蓋運輸及物流局裏面一個管理團隊的開支,當中包括現有的人員,還有一些新聘的資訊科技的人員。
    感謝您瀏覽東網。請按入詳細閱讀本網站所載之使用條款及細則私隱政策聲明,並須確定您同意接受有關條款及聲明的約束才可繼續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