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林同學表示昨晚休息不夠,溫書溫到兩三點才睡覺。(李志湧攝)
1/3
香港中學文憑試(DSE)核心科目筆試今日(2日)開考,考生應考中文卷一(閱讀)及卷二(寫作)。考生林同學認為自己的表現「ok」,不過亦表示昨晚休息不夠,溫書溫到兩三點才睡覺,所以感到較為疲倦,或影響表現。他表示,原以為指定篇章會考大熱《出師表》,結果最後只出了一小題,令他感到十分驚訝,「好像被人過咗一棟,咁冇野嘅,平時有溫開其他都應付到嘅。」至於閱讀篇章他則認為不難理解,亦容易「捉到方向」,文言文亦較以往簡單,「所以我覺得都執到幾分嘅。」他又提到使用報到易時遇到一點阻礙,掃描報到時出現了兩次錯誤,最後自行重複嘗試便成功。
考生歐陽同學認為今年的閱讀卷較去年難,完成答題發揮得比平時差,尤其是乙部三篇變四篇,形容是難了很多。至於指定篇章沒有考坊間大熱的《出師表》,對此感到意外,但亦若有溫習《六國論》等篇章就不算太難。寫作部分她選擇了第一題「藏在泥土中的寶物」作答,她以自己玩欖球的經歷進行寫作,將獎盃及照片埋藏在泥土當中,引伸至運動中學習到的團隊精神及自我突破的印記。
陳樹渠紀念中學中文科老師曹順祥認為,對於一般勤力的學生,付出了努力、讀過書,應該得到合格或以上的成績,不過跟以往一樣,試卷有很多位置是不容易拿到高分,所以是「合格容易,相對地高分一點都不容易。」例如卷一乙部今年出了兩篇白話文,一篇是內地作家,一篇是台灣作家,第一篇的文筆較為文藝,如考生較少閱讀這類文章,或較難作答部分問題,第二篇則涉及城郊、鄉鎮等,居於香港的考生未必熟悉,閱讀時或會不習慣。另外兩篇都涉及人生觀,學生沒有一定的人生經歷,或較難理解作者的理念及比喻。至於不少考生對沒有考問《出師表》感到出乎意料,曹同意《出師表》是大熱,因為在2018年首有範文時考過,其後7年沒有出,不過他亦指出《六國論》題目並不難,而學生亦應熟讀全部12篇範文,應不難應付。
寫作卷方面,曹指在監考時觀察到較多考生選擇第一題「藏在泥土中的寶物」,他認為題目發揮空間大,但他亦認為題目的設計要考生好好選擇「寶物」,有別於過去兩年卷二的「玩具」和前年「校服」,玩具和校服都是學生曾經歷,今年考生則要思考寶物是甚麼。至於寶物為何會藏在地下,故事首先要「解得通」,再從中帶出立意,才能得到高分。
另外,考評局今年要求學校要將多餘的試卷放好,放在學校一個地方,待適當時間才可用作教學,曹坦言對教學有一定不方便,例如以往不少該科的老師未必有份監考,但都會想知道考了甚麼,另外以往會有考生考完後致電老師,請教作答的方法,但今年沒有試卷在手,未能解答學生的疑問。

歐陽同學認為今年的閱讀卷較去年難。(李志湧攝)

曹順祥認為試卷「合格容易,相對地高分一點都不容易。」(李志湧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