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澳版>新聞>中港台
  • 東方民調:質疑為幫補庫房 窮人更難睇症徬徨

    新聞觀看次數:10.5k
    香港時間
    04月07日(一) 04:00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1/4
    政府調整公營醫療收費引起不少爭議,急症室及門診調高收費,磁力共振、電腦掃描等檢查亦由免費變為逐項收費。為應對財赤,加上人口老化,公營醫療開支愈來愈大,公院增加收費、派藥縮皮。「東方傳媒民意調查」結果顯示,大部分受訪者直指加幅超乎預期,無奈指會加劇中下階層經濟壓力,窮人更加睇症難,希望政府增加更多門診及夜診服務。受訪者亦不滿當局開源節流只識搵市民開刀,官員及醫院管理局高層人工高卻毋須減薪;對於公立醫院醫療事故不絕仍要增加收費亦感到相當諷刺。
    公營醫療服務收費全面加價,當中檢討逾年的急症室收費,落實由現時劃一收費180港元變成分類收費,危殆及危急病人免費,其他病人則加價逾一倍至400港元;街症方面,由現時50港元包括藥費,加兩倍至150港元。全面調整收費於明年1月1日實施,料加價後每年帶來額外收入約30億港元。當局冀整個醫療收費改革於5年內分階段推行,並會就收費作兩年一檢。
    「東方傳媒民意調查」近日以手機東網APP成功訪問532名18歲或以上市民,結果顯示,對於公營醫療服務收費全面加價,42%受訪者直指加幅超乎預期;28%受訪者擔心私家醫生齊齊加價;21%受訪者指,有人可能會拖延求診,小病變大病。
    當局冀增加急症室收費減少濫用,但普通科、專科門診及檢查費同樣加價,42%受訪者表示,會加劇中下階層經濟壓力;20%受訪者擔心冇錢冇得醫;19%受訪者直指跟減少濫用急症室無關;16%受訪者質疑透過加費彌補財赤。
    政府門診名額非常有限,私營醫療收費高昂、夜診少,47%受訪者認為,應加設更多門診及夜診服務;37%受訪者形容窮人睇症難;14%受訪者最終都去急症室。
    當局設封頂機制,病人每年付費一萬港元為上限,超出可申請豁免,42%受訪者質疑機制形同虛設,一般市民難用盡一萬元;26%受訪者認為應降低中下階層封頂門檻;25%受訪者擔心申請豁免困難。
    當局開源節流,但官員、醫管局高層毋須減薪,40%受訪者炮轟當局開源節流搵市民開刀;37%受訪者認為應該減薪;18%受訪者批評資源肥上瘦下。
    醫療事故不絕,當局提出公營醫療收費加價,35%受訪者認為,需改善服務質素;32%受訪者批評醫管局千瘡百孔;30%受訪者指感到諷刺。
    醫管局高層毋須減薪,受訪者不滿當局向市民開刀。
    感謝您瀏覽東網。請按入詳細閱讀本網站所載之使用條款及細則私隱政策聲明,並須確定您同意接受有關條款及聲明的約束才可繼續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