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澳版>新聞>中港台
  • 司法覆核95%為假難民 議員促設專門法庭處理逾8000積壓個案

    新聞觀看次數:1.5k
    香港時間
    04月07日(一)
    16:22更新15:59建立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假難民成為治安毒瘤。
    假難民濫用司法覆核留港作奸犯科,成為治安毒瘤。司法機構政務長梁悅賢今日(7日)在立法會特別財委會上表示,2024/25年度繼續面對假難民向法院入稟的情況,過去4年平均每年處理1,560宗個案,數量與入稟案件相若。
    她指出,除了委任退休法官擔任暫委法官,亦有計劃委任10名法律界私人執業人士為暫委法官,預料精簡程序後每年能處理超過2,000宗案件。
    議員簡慧敏關注2024年有2,549宗司法覆核申請,2,418宗、95%是假難民,只有32宗、1.3%許可,司法機構應是最深切體會如何完善機制。她認為當局同時應設專門法庭,關注當局如何看待,以及優化方案所須的公帑。
    梁悅賢回應指現時有加派暫委法官處理假難民,但是高院有更重要的案件處理,只能兼職處理假難民。她說聘請法律界人士的計劃,相關人士是100%專責處理假難民,同時司法機構有使用電子化模式,讓過程更靈活、加快流程。
    她預計10名暫委法官的財政支援約為400萬港元左右,其他支援、服務使用高院人手,模式類似專責法庭同時排除覓地建法院。
    簡慧敏又認為現時的積壓個案,加快後即時沒新個案亦要4年才能完成,建議積極考慮設
    專門法庭。
    另一議員議員黎棟國表示,現時即使委任10名法律界人士處理假難民,也只是「收支平衡」,會一直有8,000多宗個案積壓。他又關注何謂「短期任命」暫委法官,又質疑是「總言之就請咗10個,可能任何時間你都係得一個、兩個,或者係3個」。據他理解,現時假難民常要求口頭聆訊,需要排期,關注如何處理。
    梁悅賢表示,暫委法官本身是執業人士,要有靈活度、不定時,「來到一個月就一個月,來到2、3個禮拜就2、3個禮拜」,又強調10人只是初步物色到的因素,會繼續招聘人手。她說,現階段不能承諾太多,但會追求更高考慮。她又說,現時機制超過6成個案可使用紙本而毋須聆訊,即使假難民要求亦不會進行聆訊。
    對於當局指處理假難民的暫委法官很多是執業律師,議員梁美芬認為「咁你咪搵多啲囉。」她指時間就是金錢,加快處理假難民亦是為香港節省金錢。梁悅賢同意應物色更多暫委法官,重申10人只是初步物色到的人選。
    政府指今個年度律政司的總預算開支約為25.775億港元,較上年度增加約25.2%,強調律政司會持續鞏固香港作為亞太區國際法律及爭議解決服務中心,亦會繼續推展涉外法律人才培訓及大灣區的法律建設。
    梁悅賢指律政司計劃開設10個職位,以應用科技應對法院運作等。新一輪高等法院原訟庭法官的招聘工作已於去年11月展開,而區域法院法官及常任裁判官的招聘工作將於今年稍後展開。
    感謝您瀏覽東網。請按入詳細閱讀本網站所載之使用條款及細則私隱政策聲明,並須確定您同意接受有關條款及聲明的約束才可繼續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