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澳版>新聞>中港台
  • 科學館新展覽介紹香港工業 涵蓋日常生活創新設計

    新聞觀看次數:1.4k
    香港時間
    04月11日(五) 21:40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工業用注塑機能以注射成型技術批量生產塑膠製品。(黃仲民攝)
    1/9
    香港科學館推出新展覽「創.造未來——香港工業新時代」,透過50多組展品,展示本地科研人員和工業家在不同領域推陳出新,運用前沿技術解決現實世界中的問題,以及提升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展覽不僅介紹本地工業的現況,還探討未來的工業前景,揭示香港新型工業化如何為長遠發展鋪路,並推動社會進步與經濟發展。展期至7月2日。
    展覽由5個展區組成,包括「產業基石」、「研與發」、「智能製造」、「工業4.0」和「2030願景」。展覽透過互動展品和實物與模型展示,介紹涵蓋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的創新設計,並聚焦本地團隊如何將生命健康科技、人工智能與數據科學,以及先進製造與新能源科技3大優勢產業的科研成果轉化落地,實現香港新型工業化。
    其中,零耗能被動式輻射製冷材料的互動裝置,利用注射成型技術批量生產塑膠製品的注塑機,和可於1小時30分鐘內同時檢測逾40種呼吸道病原體的自動多重診斷系統。另外,觀眾亦可以透過智能馬桶及廚餘再生俠的互動展品,了解馬桶如何能協助腸道檢測及社區如何更有效地處理廚餘。而近年電動車愈來愈多,有展品會展示電動車無線充電技術。
    「創.造未來—香港工業新時代」展覽獲創新科技署創新及科技基金一般支援計劃撥款資助,展期由今日(11日)起至今年7月2日舉行,科學館常設展覽參觀人士不額外收費。展覽將於下月1日至7月1日期間每逢星期六、日及公眾假期設有導賞,市民可即場免費參加。此外,香港科學館亦將舉辦一系列活動,包括館外導賞、展品示範活動、工作坊、實驗班和科學講座,費用全免。
    廚餘再生俠能有助社區提升廚餘處理的效率。(黃仲民攝)
    用作多重蛋白血液檢測的集成檢測芯片。(黃仲民攝)
    智能馬桶(互動展品)。(黃仲民攝)
    展覽涵蓋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的創新設計。(黃仲民攝)
    自動鑽孔和鋪栓安裝機器人。(黃仲民攝)
    室內水耕及魚菜共生系統。(黃仲民攝)
    兒科專用磁力共振系統。(黃仲民攝)
    有展品會展示電動車無線充電技術。(黃仲民攝)
    感謝您瀏覽東網。請按入詳細閱讀本網站所載之使用條款及細則私隱政策聲明,並須確定您同意接受有關條款及聲明的約束才可繼續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