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精英运动员与民同乐 李思颖:相信自己

新闻观看次数:1k
香港時間
2024年10月28日(一) 14:41
东网电视
更多新闻短片
李思颖(中)与石伟雄(左二)与学生们互动。(相片由公关提供)
1/4
今届巴黎奥运会及残疾人奥运会曲终人散,港队获得历史佳绩。为让市民更了解运动员征奥的心路历程及传承其坚毅意志,由香港赛马会慈善信托基金捐助、香港体育学院(体院)主办的赛马会“运动+”精英运动员社区计划(计划)上周末举办了“奥运精英运动员分享会”。活动邀请了多位曾参与奥运及残奥的体坛精英出席,与超过500名中小学师生近距离接触,并与过千名市民见面交流。
首日活动于体院演讲厅举行,出席的运动员包括江旻憓(剑击)、马君正(滑浪风帆)和陈浩源(残疾人羽毛球)与来自11间学校超过300名师生见面;第二场活动则于周日移师至沙田新城市广场,出席运动员包括李思颖(单车)、石伟雄(体操)、刘慕裳(空手道)、梁育荣(硬地滚球)和陈浩源(残疾人羽毛球),除了邀请过百名小学生及团体代表出席外,更吸引大批市民亲临现场一睹运动员的风采,了解他们背后所付出的努力和征途上的点滴;而运动员也可以近距离与参加者互动,传播正能量。
曾三战奥运的体操运动员石伟雄,以自身经历寄语年青人要保持初心,勇敢追梦:“很感谢体院邀请,让我有机会与更多的香港市民见面及亲身分享我踏上奥运征途的经验。今届巴黎奥运是我逾20年体操生涯中最享受、最没有压力的一次,非常感激路上一直有家人、团队及广大市民的支持。我十分热爱体操,虽然期间经历过无数伤患和挫折,但只要坚持初心,我们都可以继续追梦。”
首位完成奥运公路赛兼项场地单车全能赛的李思颖,明白失败是成功的关键:“今次奥运带给我很多东西,在公路赛我成功完成目标,但在场地赛却未能如愿发挥,结果不似如期,虽然赛后是十分失望和沮丧,但运动员的路不是一帆风顺,遇到挫折是必经阶段。我会将今次的经验化成动力,继续努力,做得更好;也希望我的分享可以为大家带来启发,在面对压力和负能量时,也要积极面对,相信自己。”
东京奥运空手道女子个人形铜牌得主、现时世界排名第一的刘慕裳,今届奥运因为没有空手道的项目而无缘参加角逐奖牌:“回忆起夺得奥运铜牌一刹那的确令我感到非常兴奋,但之后我并没有停下来,继续坚持训练,参加一个又一个的世界赛事争取最佳成绩。运动员必须为自己订立目标,接受不同挑战令自己不断进步。我经常在外地训练及比赛,今天能在香港出席分享会实在难能可贵。我希望以自己坚毅不屈的精神,勉励年青人做任何事都要保持正面的心态,为自己的目标而奋斗。我亦希望大家能够继续关注香港精英运动员的发展,给我们更大的支持。”
今届巴黎残奥运夺银的残疾人羽毛球运动员陈浩源说:“很荣幸获邀参与赛马会‘运动+’精英运动员社区计划的不同活动,上月底与百多位中学生分享我作为学生运动员的故事,而这次就一连两天出席分享会,与不同年龄层的观众见面交流,让我有机会以自身经历勉励他人。能够连续两届残奥运都夺牌归来,绝对是苦尽甘来的见证。感谢体院及背后团队的支持,让我和其他残疾人运动员可以向香港和世界各地人士展示我们的能力。”
香港“剑后”江旻憓对出席首日于体院举办,面向中小学师生及团体代表的分享会感到兴奋,她说:“我很高兴能够在体院分享我的故事,特别是向在场的小朋友和老师们分享。在体院的帮助下,我能够双轨发展,除了走上剑击运动最高水平的舞台,甚至为香港赢得奥运金牌,也能够继续追求运动以外的学业,让我成功转型,并在另一个舞台继续发光发亮。这对青少年及其家人来说是一个很重要的讯息,体育运动带来的正能量和价值观确实可以帮助我们实现人生的其他目标。”
(左至右)硬地滚球运动员梁育荣、空手道运动员刘慕裳、单车运动员李思颖、 体操运动员石伟雄和残疾人羽毛球运动员陈浩源齐齐出席活动。(相片由公关提供)
梁育荣(左)与陈浩源(右)与在场市民玩游戏。(相片由公关提供)
(相片由公关提供)
感謝您瀏覽東網。請按入詳細閱讀本網站所載之使用條款及細則私隱政策聲明,並須確定您同意接受有關條款及聲明的約束才可繼續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