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澳版>新聞>中港台
  • 烏女為脫貧遠嫁美國 有人幸福有人挨打

    香港時間
    2014年10月22日(三) 16:47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曾經歷婚姻失敗的英國前女模特兒馬什(圖)。(互聯網)
    1/3
    烏克蘭經濟不景,近期局勢更見動盪不安,令很多烏國女子欲嫁往國外,藉此脫離貧窮和戰火。英國前女模特兒馬什(Jodie Marsh)日前就追隨一間國際婚姻介紹所,到烏克蘭追訪那些嫁到美國及英國的「郵遞新娘」,發現當中有人非常幸福,卻有人慘遭家暴,淪為奴隸。
    馬什與一個電視台攝製隊遠赴烏克蘭拍攝當地極速約會的實況。她發現外藉單身男子到烏克蘭參加一次覓妻活動,需花費高達3萬7千港元,參加者多屬中年以上的失婚男士。
    而今次活動的舉辦者是來自烏克蘭的安娜及其美籍丈夫馬克,兩人在4年前結婚,稱縱使他們年紀相隔25年,仍深愛對方。他倆希望透過自身經歷,幫助更多男女尋得真愛。安娜的母親更坦言,女兒留在烏國無前途,直斥烏國男子吸毒、酗酒成癮,故很慶幸她嫁到美國。
    席間馬什又訪問了幾位曾透過類似活動結婚的男女。57歲英藉男士丹頓,數年前花費近15萬港元參加極速約會,有幸認識其32歲妻子盧利亞。雖然花費甚多,但丹頓直言他並不覺得是買下這段婚姻,皆因他倆結婚至今4年仍幸福美滿。
    惟有人歡喜有人愁,來自俄羅斯的女子卡塔琳娜亦曾透過類似約會,認識前夫法蘭克,其後遠嫁至美國。詎料婚後男方性情大變,不但變得冷漠,甚至對她拳打腳踢,視她如奴僕。當卡塔琳娜表示欲與他離婚,竟遭他用刀刺傷,法庭終頒令禁止法蘭克接近卡塔琳娜。惟他其後竟大膽持槍找她,終被警員開槍擊斃,釀成慘劇。
    據悉,現時烏克蘭每年共有1萬5千名女子,藉國際婚姻介紹所的活動嫁入美國。有美國男性參加者坦言,認為現時女性地位日升,美國女子根本不再需要靠男人生活。相反烏克蘭女士則較為傳統,既有禮貌,又不會欲與丈夫競爭,烏國女子則欲嫁赴海外脫貧,兩者各取所需,故此類活動極受歡迎。
    烏國女子安娜(左)4年前與美籍男士馬克(右)結婚,婚姻美滿。(互聯網)
    俄羅斯女子卡塔琳娜則為失敗個案,與美國前夫離婚收場。(互聯網)
    感謝您瀏覽東網。請按入詳細閱讀本網站所載之使用條款及細則私隱政策聲明,並須確定您同意接受有關條款及聲明的約束才可繼續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