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澳版>新聞>中港台
  • 難敵外國競爭 越南咖啡業醇香將逝?

    香港時間
    2016年08月21日(日) 12:00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越南咖啡文化普及,惟不敵外國產品競爭,面臨消失的危機。(互聯網圖片)
    1/6
    有人說,外地人來到越南的首要任務,是學會在電單車和其他汽車的縫隙中,找到絕妙的時機橫過馬路;最後一項,則要學習放慢腳步,或許停下來,呷一口地道的冰滴咖啡,在昏亂中享受片刻安寧。不過,這些從泥土中冒出來的「黑金」,仍未能為農民帶來穩定的生活,近日便有咖啡農要求政府提供補貼,讓他們在外國對手的強大競爭下,殺出一道活路。
    越南多年前曾是法國殖民地,咖啡文化隨着宗主國引入當地,自此盛行多年,現時更成為當地人的生活必需品。一杯香醇濃厚的越式咖啡背後,更盛載着舉國經濟榮衰。80年代的越南經濟疲乏,政府決定大膽提倡國民種植咖啡豆,成功振興經濟,一舉成為咖啡豆出口大國之一。惟面對鄰國印尼的競爭,以及天氣變化,令越南的咖啡豆產業面臨極大挑戰。
    咖啡雖然是越南重要經濟命脈,因而致富的卻是少之又少。作為咖啡原豆出產量全球第二大國,越南每年咖啡出口量佔全球20%,但總金額只佔2%。每20美元的產值中,越南只能分得其中的1美元,整個咖啡產業收入分配不均。即使出口量驚人,也無法令國內農民獲利甚殷。
    在越南,外國公司以較低利息向外資銀行借得貸款發展;本地生產商只可依賴高息貸款,冀望提升出產質素,抗衡外國勢力。越南政府簽署的自由貿易條例,容許外國公司包攬種植以至出口當地咖啡豆的整個過程,令本土公司難以競爭,無可避免地讓外商壟斷市場。近年來,外商出產的咖啡豆數量佔越南總生產量的60至70%。在如此環境下,本地生產商根本難以生存。
    越南縱然咖啡產量驚人,但許多咖啡產品缺乏品牌,亦未有原產地認證,難以讓消費者了解產品,樹立對越南咖啡質量的信心。加上越南咖啡農大多未受良好種植訓練,過度施肥及灌溉導致土壤養分遭掏空,令種植高質素的咖啡原豆變得更困難。
    與此同時,各主要咖啡出口國如巴西、哥倫比亞以至印度,當地政府早已為咖啡產業制定相關政策,為咖啡生產及出口提供援助。反觀越南政府總是慢人一步,未有好好協助本地咖啡業作持續發展。
    即將來臨的旱災或不期而至的雨季,更是深化種植咖啡的困難。由於越南咖啡豆產量可能大減,農民未必可以趕及在11月出售來年的咖啡儲備,令出口商紛紛轉投售價較低、數量充足的印尼咖啡豆懷抱,進一步打擊越南咖啡產業。
    越南咖啡文化普及,大街小巷充斥各式各樣的咖啡店;對越南人而言,飲咖啡一種生活模式。不過,國內消耗的咖啡只佔總產出的5至7%,出口才是農民最為關注的市場。雖然咖啡確實一度振興了越南經濟,亦成為當地文化的一部分,惟現時不敵外國產品競爭,咖啡業的醇香也許即將消逝。
    外地人來到越南需學會在車輛中,找到時機過馬路。(互聯網圖片)
    越南為咖啡原豆出產量全球第二大國。(互聯網圖片)
    停下來呷一口地道咖啡,是一件賞心樂事。(互聯網圖片)
    這些從泥土中冒出來的「黑金」,仍未能為農民帶來穩定的生活。(互聯網圖片)
    冰滴咖啡是越南人的最愛。(互聯網圖片)
    感謝您瀏覽東網。請按入詳細閱讀本網站所載之使用條款及細則私隱政策聲明,並須確定您同意接受有關條款及聲明的約束才可繼續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