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專家指攔截技術仍未成熟。(法新社圖片)
1/2
北韓領袖金正恩本年初揚言,其洲際彈道導彈已進入最後研發階段,挑動國際社會神經。美軍周二首次成功測試洲際彈道導彈攔截技術,惟發展彈道導彈攔截技術多年,成功率仍只有一半,而且今次試射索價2.4億美元(約19億港元),有分析指美軍的攔截技術要待一段時間才會成熟。
美國有線電線新聞網絡(CNN)引述專家指,雖然國防部對外宣稱測試成功,但美軍2002年以來花費超過400億美元(約3117億港元)發展彈道導彈攔截技術,技術仍需時才可被視為發展成熟。
報道引述前國防部軍事專家科伊爾(Philip E. Coyle)分析指,美軍自2010年初開始曾5次測試相關技術,惟只有2次成功,成功率只有40%。拜伊爾直言:「在學校,40%是不合格的。基於技術的測試紀錄,我們不可以依賴此導彈防衞技術保護美國,免受北韓導彈威脅。」眾議院軍事委員會成員、民主黨的史密夫(Adam Smith)則表示,攔截系統仍需繼續發展,才可變得可靠和有效。
另外,美軍今次測試的攔截導彈配備了升級的攔截系統和推進器,國防部試圖透過預設測試分析系統性能和可完善部分。實戰時,通常會有數枚攔截導彈同時發射,以增加擊中敵方導彈的機會。可是,美國導彈攔截技術的精準度有待改進,過去17次攔截中程彈道導彈的測試中,亦只有9次成功,而本應摧毀目標導彈的彈頭部分未從本體分離等系統問題也相當顯著。

有指美軍技術未能在北韓導彈危機中保護美國,圖為北韓「火星12型」彈道導彈。(資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