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澳版>新聞>中港台
  • 新聞背後:南非白人風光數百年 權勢始於殖民

    香港時間
    2018年04月08日(日) 13:15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荷蘭移民當年威逼原住民成為其農業最大勞動力。(資料圖片)
    1/2
    南非政府有意在全國推行土地重新分配政策,以無償方式徵收白人農地。強行徵地在國際社會引來極大迴響的同時,除了南非和津巴布韋外,其實多個非洲國家亦有意推出類似政策,糾正「歷史錯誤」。
    1795年英國移民到達南非後,與荷蘭人分據南北。兩國勢力一邊交戰,一邊憑先進武器,以壓倒性的姿態從黑人農民手上奪取所有土地。其時各大黑人族群因鑽石和金礦鬧得四分五裂,歐裔白人正好乘虛而入,佔領土地後經濟及其他軟實力得以鞏固並延續至今。
    1910年,英國併合南非的殖民地,在1913年以「原住民土地法案」進一步鞏固白人對土地的控制權。黑人僅可享約8%的土地,而白人則佔有90%。1961年時任總理費武爾德(Hendrik Verwoerd)加大力度維持種族政策,令政府飽受國際批評之餘,亦連番遭到英聯邦其他成員聲討。費武爾德表示,考慮到南非的「榮耀和尊嚴」,南非該於被英聯邦禠奪成員身份前,自行退出。
    此後,「Apartheid」(種族隔離)成為南非的代名詞;白人政府更加毫無忌憚地頒布過百條種族隔離法令,包括1961年《有色人種公共區域法案》。該法案限制黑人上班區域,指黑人無權到城市從事薪金較高的工作,間接削弱他們經濟能力。
    費武爾德(右)無視國際聲音,加強種族隔離政策力度。(資料圖片)
    感謝您瀏覽東網。請按入詳細閱讀本網站所載之使用條款及細則私隱政策聲明,並須確定您同意接受有關條款及聲明的約束才可繼續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