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與復健:後大腿拉傷 如何復健?-凃俐雯 醫師
20150515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圖1:橋式併屈膝雙腳向遠處移動。(作者提供圖片)
後大腿肌肉(腿後肌群)拉傷好發在需要快速衝刺、大步跑跳或用力踢腿的運動。如果想要好好的治療這個運動傷害,就必須了解其受傷的特性和復原需要的時間,一般而言,根據運動形式不同,可以將腿後肌拉傷大略分為兩類型。
第一種是快速衝刺跑,例如短跑、跳遠、橄欖球等,這類型的運動比較容易拉傷腿後肌的外側肌群(股二頭肌),拉傷的點離坐骨結節比較遠,受傷的範圍比較大,患者會感覺比較痛,且肌力下降較多,肌肉的延展度也較差,但是恢復的速度卻是比較快的(6至50周,平均為16周),原因是受傷的部位多在血流豐沛的肌肉組織內。
第二種是快速的屈髖合併膝伸直動作,也就是踢腿的動作,包括足球、跆拳道、空手道等,這類型的運動比較容易拉傷腿後肌的內側肌群(半膜肌)及腿後肌的肌腱,拉傷的點離坐骨結節比較近,且受傷的範圍通常比較小,雖然患者感覺比較不痛,且肌力下降較少,肌肉的延展度比較沒那麼差,但是恢復的速度卻是非常慢的(30至76周,平均為50周),原因是受傷的部位多在肌腱處,或是肌腱與肌肉的交接處。
簡單的來說,腿後肌拉傷的部位越接近坐骨,恢復的速度就會越慢,所需要的復健時間就更久。而腿後肌拉傷到底該怎麼復健呢?
第一階段:受傷後的一到五天之內,以消除腫脹、預防疤痕組織產生和減少肌肉萎縮為目標,所有的復健運動都需要在不痛的情況下進行。原則是,從低強度運動、額狀面(frontal plane)的運動開始,避免腿後肌的阻力訓練,可以選各種骨盆的等長收縮運動(例如橋式)、單腳站立平衡(閉眼及開眼)、交叉小碎步額狀面移動訓練(grapevine)等。如果患者可以正常步態走路、超慢速跑步,且用50-70%的力量收縮腿後肌都不會造成疼痛的話,就可以進入第二階段訓練。
第二階段:以恢復腿後肌正常的肌肉延展長度,以及向心收縮肌力為目標,並開始強化軀幹和骨盆的神經肌肉控制。訓練的速度跟強度都需要提高,除了額狀面運動之外,還要有橫向面(transverse plane)的運動,最後再加入矢狀面(sagittal plane的)運動,此階段可以開始輕度的腿後肌離心收縮訓練及阻力訓練,但要避免在腿後肌延伸到最長時進行。建議動作包括:橋式加轉體、雙腳前後交叉小步跳躍併額狀面移動訓練,或橋式併屈膝雙腳向遠處移動(如圖1)。當患者用50%的速度向前或後跑不會疼痛的話,且用100%的力量收縮腿後肌也都沒有問題時,就可以進入第三階段。
第三階段:以完全無疼痛或緊繃之症狀,恢復正常的腿後肌離心收縮肌力,及回到運動場為最終目標。這個階段必須為回到運動場做準備,需要有更強的神經肌肉控制、敏捷度和快速轉換方向的能力,身體各個象限的訓練都要放在課表中,此外,腿後肌的離心收縮肌力訓練也要漸漸提升到最高強度。建議動作包括:單腳踩在台階上做橋式(如圖2)、單腳直立平衡屈髖手觸地(可拿或不拿啞鈴)(如圖3)、弓箭步轉體併腿伸直抬高等複合性的動作。更重要的是,要將選手的專項運動常用到的動作模式加入訓練之中,讓選手的身體可以記憶並熟悉運動模式,此外還可以提早發現動作上的問題。
如果已經通過以上三階段的復健,那麼接下來的問題就是何時可以重回運動場上? 正確判斷「復出的時機」對於未來是否容易一直反覆拉傷是非常關鍵的,我們將在下一篇文章再深入討論。
參考資料:
“Hamstring Strain Injuries: Recommendations for Diagnosis, Rehabilitation, and Injury Prevention” Journal of Orthopaedic & Sports Physical Therapy, 2010, Volume: 40 Issue: 2 Pages: 67-81 doi:10.2519/jospt.2010.3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