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見台灣:對台統戰新型態-陳競新 香港資深傳媒人

    20160825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楊偉中、郭正亮被拒入境香港,引發爭議風波。(楊偉中臉書/資料圖片)
    國民黨前文傳會副主委兼發言人楊偉中,前天突然獲悉被拒入境香港,出席《香江文化交流基金會》今天舉行有關兩岸問題的論壇,隨即引起台港輿論的關注。
    同時被拒發港簽的,包括準備出席同一場合的剛遞補為不分區立委的郭正亮,和行政院大陸委員會諮詢委員范世平,均屬民進黨。楊偉中被逐出國民黨後,剛被委任為不當黨產委員,被指要加入「清算」國民黨黨產的工作,雖然沒有加入綠營,卻同遭拒簽,透露了北京明確的訊息:凡站到蔡政府一伙的,跟綠營的都是「一丘之貉」,至今為止,屬於北京中央拒諸千里的不往來戶!
    正如剛舉辦的「台北-上海城市論壇」,儘管陸委會主委張小月表示,「城市交流就是城市交流」,出席的上海市統戰部部長沙海林卻提出不同調子,強調論壇「不是不同國家城市的交流」,「兩岸交流的性質必須認識清楚」。
    北京現階段的態度就是如此強硬,也似乎反映了北京面對兩岸新形勢下的統戰策略。《香江》4月25日同樣在港舉辦一個題為《蔡英文上台後兩岸關係會否撞牆》,出席的除了郭正亮和前民進黨立委沈富雄外,大陸方面隸屬國安的中國社會科學院台灣研究所研究員黨朝勝和副研究員石勇,都以講者身份出席討論,當天除了北京駐港的中聯辦台灣事務部有派出官員,美國駐港領事館也有人員出席紀錄,在講者熱絡的討論中,掌握兩岸之間的觀點和趨勢。
    蔡英文發表的520總統就職演辭,卻成為分水嶺。郭正亮的兩岸關係觀點,在民進黨內甚至被批為過分妥協,這次都也被禁足赴港,而較早前,桃園市與大陸重慶原定期舉辦桃渝大都會論壇被大陸方面取消,下月在高雄登場的2016全球港灣城市論壇,至今還沒有收到大陸回應。
    相反「台北-上海城市論壇」繼續舉辦,沙海林說出為甚麼唯有台北能繼續兩岸交流,其他綠營執政的地方則不能:北市市長柯文哲去年多次表示「對九二共識尊重與了解」、「兩岸一家親」、「一個中國沒有問題」等,且以「大陸小組」名義與陸方聯繫,「這就是交流的基礎」。
    台北、上海今年的雙城論壇,與去年首屆最大的分別,除了「台灣當局」的執政黨變天,由藍轉綠外,率團出席的上海代表由統戰部長代替市長。數周前消息傳出,引起台灣輿論譁然,紛紛討論何謂統戰部。
    宋楚瑜說得好,不管是甚麼部長,反正沙海林是不簡單的人,雙城有實質交流就好。但有評論說統戰,只是公關,柯文哲則指統戰這個字在台灣被污名化,只是文化差異,又有評論持相反的意見,認為中共不了解台灣民意,才會派統戰部長赴台。
    除了宋楚瑜的評論具有見地之外,其他評論都稍見偏頗。北京30多年前派遣許家屯到港出任中聯辦前身新華社香港分社社長時,已了解到統戰兩個字在港人耳中難聽,乃改名為協調部,試問北京中央今天那會不知台灣民情對統戰2字同樣感到怪怪的?
    至於有媒體稱,統戰,只是公關,又或是縱橫捭闔,增加朋友,減少敵人。但對不起,在中共的字典裡,統戰即統一戰線,是鬥爭三個法寶之一,正確的意義就是「為反對主要敵人,團結其他力量包括次要敵人成為聯盟」,絕對是政治性的。
    沙海林這次以統戰部部長身份到台,擺明就是要堂堂正正,到台北展現去年舉行中央統戰工作會議後的統戰新型態。他說,難得到台灣,得見老朋友朱立倫,表示國民黨是已團結的力量。台北市長柯文哲,從去年對九二共識和一個中國的表態,足夠被視為要繼續統戰的對象。至於民進黨,蔡英文在520演辭中「只交了半份卷」,即使連一向可以溝通的郭正亮,想到被視為兩岸中介的香港表示意見,都全面封殺。
    而像楊偉中這種雖非綠營卻跟綠營走在一伙的,一樣被推出統戰或團結的範圍以外。至於獲《香江》邀請的4名講者中,只有本身為台聯前任主席的國策顧問蘇進強,獲准入境,證明他在北京眼中,連統不統戰的意義也不存在。
    對台統戰新型態,看起來很硬,能不能加點彈性,加大團結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