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澳版>新聞>中港台
  • 台婦服中藥助抗乳癌 溫和控制防癌細胞復發

    香港時間
    2016年01月19日(二) 17:34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陳舜鼎運用中藥為患癌病人緩解副作用並增強免疫力,成功抑制癌細胞擴散。(台北慈濟圖片)
    55歲的黃姓女子五年前確診罹患乳癌第四期,當時癌細胞已轉移到淋巴、骨頭、肺部和頭部,先後接受手術、放射治療和化療,身心飽受煎熬。後來,台北慈濟醫院中醫內科主任陳舜鼎運用中藥,為她緩解副作用並增強免疫力,除成功抑制癌細胞擴散,她的精神和氣色也愈來愈好。
    黃姓女子當初發現左邊乳房有異狀時,因為害羞遲遲不敢看醫生,病情日益嚴重,五年前才到台北慈院外科就診,檢查證實是乳癌第四期,癌細胞已轉移到淋巴、骨頭、肺部和頭部。醫生安排她做手術、化療、放療等方式殺死癌細胞,但也影響到正常細胞,出現口腔潰爛、惡心嘔吐、肚子絞痛和拉肚子等副作用。經轉介到陳舜鼎主任門診,以中藥長期調理,半年後再安排電腦斷層檢查,發現大部分腫瘤已經消失,病情至今維持穩定。
    陳舜鼎認為,西醫的標準療程很重要,但許多病人會因為副作用而放棄治療,這時中醫不失為另一個選擇。中醫在癌症各階段扮演著不同的角色,在確診前可以先預防,例如B型肝炎帶原者起初沒有明顯症狀,抽血才知道肝功能異常,胎兒蛋白指數升高,罹患肝癌的機率大增,這時可用中藥來阻止癌細胞生成。
    確診的癌症患者若需手術切除腫瘤或器官,將嚴重耗傷氣血,中藥在術前有助提振精神,術後則加速復原。而化療或放療的副作用較強,中藥調整免疫的補益之劑,能發揮「增敏減毒」的作用,一方面增加治療的敏感度、提高療效,一方面修復受損的正常細胞。至於癌症末期患者,中藥除了內服維持體力,還可以外用,將去腐生肌藥粉撒在傷口上,逐漸消除潰爛和惡臭。
    陳舜鼎強調,不論西醫或中醫療法,如何防止癌細胞「復發」都是最大的難題,中藥的抗癌藥性雖然比較弱,但適合長期使用,臨床上已有許多患者得以穩定控制病情。
    感謝您瀏覽東網。請按入詳細閱讀本網站所載之使用條款及細則私隱政策聲明,並須確定您同意接受有關條款及聲明的約束才可繼續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