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台灣食藥署公布市售八仙果稽查結果,發現超過35%八仙果添加過量甜味劑。(食藥署圖片)
1/6
不少人喉嚨沙啞、不舒服時,會吃八仙果來紓緩症狀,而八仙果也是不少港人喜愛的零食。台灣的衞福部食藥署今天公布市售八仙果最新稽查結果,發現超過35%抽檢的八仙果不符規定,皆為添加過量甜味劑,目前所有不合格產品均已下架銷毀,相關業者也遭罰款。這批甜味劑過量的八仙果產品中,包括糖精、醋磺內酯鉀以及環己基磺醯胺酸三種甜味劑,部分為單項超標,部分則為總和超標。醫生提醒民眾,攝取過量甜味劑會增加腎臟負擔。
食藥署去年9月聯合台北市、新北市、台中市、彰化縣及高雄市等五縣市衞生局,進行市售八仙果的監測抽檢,31件抽驗的八仙果中,有11件出問題,不合格率達35.5%,所有問題產品均已下架銷毀。不合格產品分別來自三家廠商,分別是自彰化縣松好商行的九件、高雄市河億貿易一件,以及已廢止登記的林姓業者一件。
食藥署北區管理中心科長吳明美指出,甜味劑雖為合法食品添加物,但使用的食品範圍和限量有一定規範,違者將依《食安法》開罰3萬至300萬元新台幣罰款,而本八仙果稽查專案至今已對違法業者開出6萬元罰單。
吳明美表示,部分八仙果產品標示有鎮咳去痰功效,被質疑有否添加西藥成分,這次檢測甜味劑、防腐劑、食品中西藥及色素,不符規定的11件檢體中來自於三家廠商,其中九件產自彰化縣松好商行,不合格均為甜味劑添加過量,但檢驗後證實沒添加西藥成分。她說,八仙果添加甜味劑可能是要增加風味,但沒營養價值,如果長期使用,恐會增加腎臟負擔。
長庚醫院臨床毒物科主任顏宗海表示,該三項甜味劑皆為合法食品添加物,但吃過多會造成腎臟負擔,但只要多喝水便可從體內排出。而這三項甜味劑皆不在世界衞生組織(WHO)的致癌物質名單,其中環己基磺醯胺酸雖然在很久以前,於動物試驗上證實有增加罹癌風險,但目前已遭推翻,因此民眾毋須過度緊張。

高雄河億貿易出品的八仙果檢出含過量甜味劑。(食藥署圖片)

彰化縣松好商行出品的問題八仙果已下架。(食藥署圖片)

已廢止登記的林姓業者生產的八仙果不符規定。(食藥署圖片)

彰化縣松好商行出品的問題八仙果以透明膠袋包裝。(食藥署圖片)

彰化縣松好商行出品的赤八仙果含過量甜味劑。(食藥署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