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有牙醫呼籲,切勿忽視蛀牙,否則可感染齒源性蜂窩性組織炎。(台北慈濟醫院圖片)
台灣一名75歲的葉姓婆婆因為害怕看牙醫,牙痛時僅靠服用止痛藥來抑制痛楚。日前葉婆婆又再牙痛,同時左邊面頰也出現紅腫熱痛的情況,即使吃止痛藥也無效,葉婆婆之後到台北慈濟醫院牙科部接受治療,經由口腔顎面外科醫生許博智診斷後發現,葉婆婆的牙痛患處已演變成齒源性蜂窩性組織炎,經緊急處理,情況才逐漸好轉。
許博智表示,患者若蛀牙出現傷口沒有接受治療,加上抵抗力弱時就容易出現感染的狀況,嚴重時就會像葉婆婆一樣,演變為齒源性蜂窩性組織炎。葉婆婆因為長年蛀牙,傷口深及牙根,導致左邊面腫脹,病況嚴重。
許博智表示,面部的蜂窩性組織炎有90%是因為齒源性(齲齒或牙周病)所導致。很多人因為不敢拔牙,忽視蛀牙狀況而沒有接受治療,長期的慢性發炎感染之下,患處便演變為齒源性蜂窩性組織炎,如果情況再嚴重的話,恐會造成腦膜炎或深頸部感染進一步導致呼吸道壓迫,甚至有構成生命危險之虞。
一般來說,「紅、腫、熱、痛」是典型急性蜂窩組織炎的症狀。急性蜂窩組織炎的治療方法首要在於感染的控制及感染源的移除,使用抗生素是第一的選擇;藉由藥物控制輔以移除蛀牙患部及殘根,便能緩解齒源性蜂窩性組織炎的症狀。
透過抗生素治療後,葉婆婆的症狀慢慢獲得控制。但口中仍有七顆受蛀牙侵蝕的殘餘牙根,為了避免再次感染,許博智醫生建議將這些牙齒都拔除,因為殘根如果不處理的話,後續還是會引發類似的蜂窩性組織炎問題。
許博智提醒,除了維持口腔清潔外,也要定期接受口腔檢查,若發現蛀牙情況,應盡快治療,減少細菌的滋生,遠離齒源性蜂窩性組織炎的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