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瀘山正面亦一度復燃。
1/2
四川涼山州西昌市瀘山日前發生大火,更一度撲滅後復燃。西昌市經久鄉森林火災聯防指揮部周四(4月2日)透露,截至當日中午約12時許,火災明火已全部撲滅,轉入清煙點、守餘火、嚴防死灰復燃階段。有專家解釋,火情之所以在晚上便復燃或加劇,與當地的乾性高原氣候有關。
今次火災於周一(3月30日)下午發生,持續了3天,造成19名參與撲火人員犧牲,累計疏散民眾2.4萬餘人。內媒記者周四探訪瀘山正面、電池廠後山片區、大營農場響水溝片區等區域,均未見明火,惟多處仍有煙點冒濃煙,另有多架直升機正從旁邊的邛海運水撲救,撲火人員亦正在多處煙點清理處置。
四川省林業和草原調查規劃院副總工程師劉波表示,今次火災之所以白天往往少見明火,但晚上便復燃或加劇,是由本身地理位置確定,「從去年下半年到現在,下午開始刮風,一直到晚上」。加上受火場溫度影響,氣流發生突變,微氣候影響風向,明火已被撲滅的瀘山正面曾發生大規模復燃,大大增加撲救難度。
至於火災原因,劉波分析,除當地氣候乾旱少雨、可燃物載量大外,植被種類亦是重要原因,因當地以乾性的雲南松為主,具很大的松脂含量及強大的可燃性。

劉波就火災原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