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在雲南怒江發現的雪山羊絨鼯鼠。
內媒周三(6月2日)引述消息指,一個由中國、澳洲及美國學者組成的研究團隊,日前於西藏及雲南怒江,發現兩個新品種的羊絨鼯鼠,由於鼯鼠俗稱為飛狐,故學者取金庸作品「雪山飛狐」之意,命名其中一種羊絨鼯鼠為雪山羊絨鼯鼠,另一品種則命名為西藏羊絨鼯鼠。
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助理研究員李權指,在怒江發現的羊絨鼯鼠棲息在半年被積雪覆蓋的地方,而且有部分地區的居民將鼯鼠俗稱為飛狐,故參考武俠小說作家金庸的作品「雪山飛狐」,命名該品種為雪山羊絨鼯鼠;至於在西藏發現的羊絨鼯鼠,則以地名命名為西藏羊絨鼯鼠。
羊絨鼯鼠是最大的鼯鼠科動物,尾毛豐厚呈圓筒狀,身體有羊絨狀濃密長毛,故名「羊絨鼯鼠」;以富含高纖維的植物為食,冬季亦會進食岩石上的苔蘚或地衣;羊絨鼯鼠為喜馬拉雅山區特有種,分布區狹窄,數量甚少,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將之列為瀕危物種,估計數量僅有1,000至3,000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