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美國明德大學蒙特雷國際研究學院學者埃韋勒斯(Decker Eveleth)本月較早前發表一份題為《2023年中國人民解放軍火箭軍戰鬥序列》的報告,根據解放軍火箭軍基地的衞星圖像,發現中國大陸在東南部的火箭旅基地部署東風17高超音速導彈,而在南部的2個確認可操作和未來的東風17旅,部署地僅距離台灣400公里。報告分析,解放軍可能是想把台灣在衝突時獲得的預警時間減到最少。
報告長達73頁,指出解放軍火箭軍在大陸東南方鄰近台灣的省份升級短程彈道導彈,並在位於安徽省、對準台灣的火箭軍第61基地部署東風17,同時部署有「航母殺手」之稱的東風26反艦導彈、東風21反艦導彈。除了第61基地,解放軍亦在遼寧省的火箭軍第62基地及雲南省第65基地部署東風17。大陸在台灣附近廣泛部署東風17,可能是企圖減少衝突時東風17攻擊台灣的飛行時間,打擊台灣防空設施,讓解放軍能調動其他導彈發動攻勢。
東風17射程1,800公里至2,500公里,配備高超音速滑翔飛行器,能夠滑翔飛向目標,避開敵方的雷達和彈道導彈防禦系統。埃韋勒斯指出,東風17將成為第一波針對台灣及其盟國防空設施的導彈,但很多美國系統都超出東風17的射程,它也無法打擊關島和其他美國主要海軍基地。射程3,000公里的東風26中程反艦導彈就可攻擊上述目標,安徽省、新疆等地的7個火箭軍旅已部署東風26,而駐紮在遼寧省的第八旅正建設東風26發射設施。東風26可以配備核彈頭或常規彈頭,是內陸系統,很難瞄準,而且位於核設施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