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由2008年至今,全世界經歷了不少震盪和災難。渡過金融海嘯難關的時任美國總統奧巴馬,2011年提出重返亞洲,要將美國霸權的影響力轉移至亞太,企圖打壓中國。到特朗普首個總統任期,更於2018年對華發動貿易戰。
2020年新冠疫情蔓延全球,2022年更爆發俄烏戰爭,歐盟在戰爭影響下經濟走下坡,卻還要籌劃歐洲加強武裝的計劃。2023年10月發生以巴衝突,令中東政局動盪。特朗普今年重返白宮,揮舞關稅大棒威脅全球,更鼓勵大力開發使用化石能源,加劇全球氣候惡化。
諷刺的是,這個發展就像第一及第二次世界大戰,戰亂和經濟衰敗竟出現在富裕地區:一戰時是在歐洲;二戰時是歐美對抗德國及日本的侵略;如今是美國霸權肆虐,禍及全球。
美國霸權來自軍工企業及金融資本,對中央情報局(CIA)、國會鷹派議員及總統的收買和控制,同流合污。這大夥人的愚蠢及傲慢,始於1991年蘇聯解體後,它們及其西方盟友並不認為世界和平合作及繁榮終於到來了,而是認為「我們贏了,你(蘇聯)輸了,現在是我們為所欲為的時候」。
曾在卡特政府擔任國家安全顧問,其後深刻影響美國鷹派外交思想的布熱津斯基,在蘇聯解體後就極力支持北約東擴,更相信在北約努力下,俄羅斯最終會解體為歐洲、中亞及東亞三部分,北約可藉着軍事優勢攻佔俄國領土,並瓜分其資源。這正是拜登政府煽動俄烏戰爭的目的,倘若成功,更可輕易制服中國。而特朗普政府低估俄羅斯總統普京的能耐,目前進退兩難,未能解決俄烏戰爭問題。
美國如今面對的問題,是軍事霸權造成龐大赤字及產業空心化。特朗普深信美國消費市場的吸引力,加上軍事威脅,可迫使其他國家加入與中國脫鈎斷鏈,並自行發展工業,但這損人利己的手段怎可能成功?
相反,佔全球約八成人口的亞洲、非洲、拉丁美洲及加勒比海地區,都指望中國帶領風能、太陽能、核電等的發展,不單止阿拉伯富國要進行能源革命改善環境,連貧窮的非洲薩赫勒地區亦了解到,可藉中國協助綠能革命,開發用之不盡的太陽能和風能,發展經濟,擺脫貧窮。當然,中國亦憑藉完善的供應鏈,協助各國改善基建設施,也對全球經濟及商貿作出貢獻。
柏林自由大學哲學博士 史文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