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蜜滋潤解秋燥

新聞觀看次數:1k
香港時間
2023年09月25日(一) 10:00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入秋後,天氣日漸乾燥,可以蜂蜜養生滋潤。(互聯網)
1/6
入秋後,喉嚨易感乾燥,而說到滋潤,不少人第一時間就會想到蜂蜜,其實它的好處亦不止一個,除了含多種有益人體的元素之外,亦可補益脾胃、潤腸通便,明代名醫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亦已指出蜂蜜具廣泛食療價值,包括清熱、補中、解毒等,可謂是好處多鑼鑼又飲法百變,不過亦要注意某些人可能不太適合服用。
【2大蜂蜜茶飲】
說到服用蜂蜜,最慣常的做法莫過於是伴入水中飲用,不過即使是沖水,都要注意水溫,事關水溫太高會破壞營養,太低要不停攪拌才會融化,會將「風」撞進蜂蜜水,因此建議用攝氏50至60度溫水沖調蜂蜜,既可保持營養成分,味道口感亦較佳。嫌純蜂蜜水太單一,亦可參考以下兩種做法。
生薑檸檬蜂蜜茶
材料:薑10片、檸檬10片、蜂蜜適量、肉桂條或肉桂粉適量
做法:
把薑和檸檬洗淨、切片,一層層地放入有蓋器皿,再倒入蜂蜜至淹蓋所有材料為止,然後加入肉桂條或肉桂粉,放入雪櫃一晚醃製。每次食用時取出2茶匙蜂蜜及少許材料,用溫水沖泡即可,建議最好在一星期內飲用完。
菊花薑蜜
材料:菊花30克、生薑200克、蜂蜜400克
做法:生薑洗淨後去皮切片,與菊花一同放鍋中,加水蓋過材料,大火煮沸後小火煮20分鐘,隔渣變暖後加入蜂蜜,放入瓶中冷藏。飲用時取2湯匙用溫水沖泡即可。
【3大注意人士】
雖說蜂蜜的好處多多,但它的主要成分始終是糖,因此不宜過量,若每日服用,分量最理想是每天約1湯匙,若單日來算,攝取量最好控制在3茶匙以內。同時,亦要注意不宜與豆漿、豆類製品或者牛奶一同食用。另外,蜂蜜是滋陰之物,若本身體質屬寒濕者服用,有可能加重濕氣。另外,並非所有出現喉嚨痛、聲音沙啞、咳嗽等症狀者都適宜飲/食用蜂蜜,若是因風熱感冒或肺熱咳嗽初起所致,就會有機會惹痰,令問題加劇。
除了以上兩種人士要注意外,年齡亦是其中一個要考慮的因素,天然蜂蜜可能出現梭菌屬肉毒桿菌孢子,嬰兒的腸道未完全發育成熟,未能分解蜂蜜成分,有機會導致嬰兒波特淋菌中毒。因此未滿1歲的嬰兒絕不應該食用蜜糖,為安全起見,2歲以上的幼童才開始進食蜂蜜會較穩妥。
蜂蜜建議用攝氏50至60度溫水沖調,在保持營養成分的同時,味道口感較佳。(互聯網)
蜂蜜最理想的服用方法為每天1次,每次約1湯匙。(互聯網)
生薑檸檬蜂蜜茶中的薑有驅寒之效,能促進血液循環;檸檬含豐富維他命C,配合滋潤喉嚨的蜂蜜,有助增加抵抗力。(資料圖片)
其含有機酸,遇到豆漿、牛奶中的蛋白質會出現沉澱,形成「鈣化」,不但會令人難以吸收當中的營養,嚴重者更可能出現鈣化結石,影響身體健康。(互聯網)
菊花薑蜜有疏風清熱明目、和胃潤燥的功效。(資料圖片)
學到嘢
4
一定試
2
無興趣
1
有難度
1
感謝您瀏覽東網。請按入詳細閱讀本網站所載之使用條款及細則私隱政策聲明,並須確定您同意接受有關條款及聲明的約束才可繼續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