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跟朋友的女兒很投緣,於是想認她做乾女兒(香港稱為契女)。可是,我們三個成年人都卡在一個位:如何向一個五歲的小童解釋契媽和契女的概念。
依稀記得我也有一個(還是幾個?)契媽,全都不是我選的,最強的記憶就是我曾經收過她(們)的糖果,其餘例如她姓甚名誰、是長髮、是肥還是瘦則毫無印象。所以,我對契媽這個身份,並沒有很親密的感覺。
直至,我遇到這個小女孩,便改變了我對契媽的概念。那天,跟小女孩只是初次見面,當留意到她的個性跟我很像之時,我產生了一種想保護和看着她成長的情感,我甚至會擔心她有機會被社會誤解,從而要配合、妥協、對抗很久、走很多冤枉路才可達到適合她的目標。我想將自己的經驗跟她分享、想讓她快樂成長、想參與她的開心和傷心。於是,我向朋友申請:想當她的契媽。
雖然,小女孩的爸爸和姑姐都同意,但我們三個成年人就是無法想出一個能令五歲小童明白的解釋。解釋,是因為我們想讓她選擇,不希望在不交代清楚的情況之下自行拿主意,畢竟,我選擇去愛護她,但她不一定會選上我。
拖延快半年,還是毫無頭緒,於是我想:我該等她再長大一點,由社會和學校助她意會甚麼是契媽再說。其實愛護不需要身份,說不定,到時候她明白了會反過來邀請我「可否當我的契媽?」如果成真,我肯定會開心到𦧲飯應!

周靈山,纖廚教室創辦人、愛情專欄作家、節目廚師、廚藝導師、暢銷書作家。
Facebook:周靈山
Instagram︰周靈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