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Campus:新鮮人學投資 1萬蚊點起步?

20190625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六、七月份又到一眾莘莘學子畢業的季節。所謂聚沙成塔,畢業生投入職場成為新鮮人後,便要把握時間儲蓄。單純儲蓄以外,理財專家教路年輕人以10,000元小額資金出發,投入股市慢慢為資本增值,長遠冀達致小本發大財之效。
《2018年大專生就業狀況調查報告》顯示,畢業生首份月薪平均為16,892元,扣除強積金及個人開支後已所剩無幾,所以投資還是按小本出發,並邀請到晉裕環球資產管理投資研究部總監林偉雄分享投資心得。
●開戶炒股:銀行佣金較高 證券行免存倉費
一般來說,銀行買賣證券收取的佣金相對證券行為高,多數為成交額的0.25%,最低為100元。而存倉費或稱戶口服務費則視乎每間銀行而有分別,由最低每月15至30元不等。惟銀行不定期推出的新客戶優惠,例如可免除半年至一年證券買入佣金,建議開戶前向銀行職員查詢。
然而,相比銀行,大部分證券行則免收存倉費,而佣金收費則為0.0668至0.25%,有券商更會提供免佣優惠予部分客戶。
從散戶角度而言,多數對銀行抱較大信心,因為深信倒閉風險相對低。不過,證監會已設立了投資者賠償基金,若持有效牌照的銀行或證券行倒閉,投資者仍可獲得賠償,惟需留意上限只有15萬元。
●揀股:本金分二 ETF內銀股較易入手
在開好證券戶口後,第二步當然是選股。林偉雄建議投資者將本金10,000元一分為二,短線及長線投資各佔5,000元。
就長線投資而言,他認為買入個別股份的風險較大,建議畢業生可購入交易所買賣基金(ETF),或成交較活躍及股息率吸引的港股,以分散風險。他續稱,銀行乃百業之母,相對穩陣,內銀股長遠亦屬不錯的選擇,而且大多入場費較低,容易入手,如建設銀行(00939)和工商銀行(01398)每手1,000股,入場費分別約6,500元及約5,600元,年輕人較易負擔。
另外,ETF選擇方面,他舉出追蹤滬深三百指數的華夏滬深三百(03188),以及追蹤富時中國A50指數的南方A50(02822),兩者每手均為200股,入場費分別近9,000元及3,000元,而兩者覆蓋內地多個行業,屬不俗的入門選擇。至於較保守的投資者則可選擇高增長基金,由於在可見的將來,全球出生率下降之餘,人口老化問題日益嚴重,所以他看好健康護理及科技類型相關股票基金的前景。
●部署:月供股票具複息效應
選定心水股份後,畢業生亦應部署好持有的策略。同時,他提醒投資新手在進行長線投資時,必須訂立清晰目標,如打算在35歲前買車或置業等。而投資過程中要具備耐性,並時刻保持恒心及平常心,切勿短視,為賺快錢或害怕虧損而隨意沽出股票套現。
他更指,不少數據均顯示,複息增長效應遠比不斷買賣股票的收益為多。他說,若財力許可,更可考慮定時定量投資,如以月供形式買入股票。另外,不少銀行推出月供1,000元的基金儲蓄計劃,在了解計劃可提供的基金數量及類型後,畢業生可選擇供入兩至三款基金,以分散風險。
若只作短線投資的話,他建議年輕人可採進取態度,按個人對市場的觸覺買入心儀股份,甚或可炒賣波幅,以鍛煉個人的投資眼光。惟他補充,進行此類投資前必須調整個人心態,抱着「用錢買經驗」的想法,並在不影響生活質素的前提下量力而為。
整體而言,他建議畢業生投資前必須做足功課,不妨多閱讀報章、參加不同的講座或投資課程,聽取多方面的意見,便較容易發掘自己的投資盲點。
------
立即參加「賞您睇」:http://bit.ly/2JWKULh
Click下面粒掣,儲on.cc coins!機票、家電、超市禮券、過萬份獎品等緊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