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笔阵】电脑学会:健康码与智能信贷的背后理据

香港時間
2020年09月23日(三) 07:45
东网电视
更多新闻短片
最近有舆论促请港府在进行全民检测后,尽快推出“港版健康码(港康码)”。到底健康码是甚么?
健康码是一个装在手机App上的二维码,在今年2月由杭州率先推出,然后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使用。用户需先在App申报健康情况,例如14天内是否有外游、发烧发热、接触确诊病人等,再加上病毒检测结果,然后经过系统审核,自动生成一个健康码,分成“绿码”、“黄码”、“红码”。持有“绿码”者,可自由出入各种公共场所;不幸变成“黄码”者需要隔离七天,而“红码”则要隔离14天。凡在内地出入各种公共场所,例如地铁站、商场、超市、商业大厦等等,都必须要出示健康码。
如何审核一个人的健康码呢?除了自己申报的健康资料和病毒检测结果外,系统还会收集手机上的大数据,包括定位、流动网络资讯、WIFI连接、支付等数据,然后系统可以计算过去14日,手机用户甚么时段到过哪些地方。
当有新确诊个案发生时,系统就可以从数据库中,迅速辨认出谁曾和确诊者有密切接触,例如曾在同一时间在同一个场所聚集,甚至曾在确诊者的前面或后面,在超市一同排队用过支付系统等。此时,当事人手机上的健康码,就会被转成“黄码”或者“红码”,须尽快安排隔离,因而能有效阻止潜在的传播病毒机会。
大数据分析除用于健康码外,还有很多其他应用。例如手机的地图App,为何能精确地辨认你的家居和办公室地址?其实是系统将手机每天出现的位置和经过路线,进行过大数据分析。举例而言,经常从晚上逗留到早上的位置,很大机会是你的住所;而每周从星期一至五,白天大部分时间逗留的地方,大约就是办公地点。
在金融科技方面,大数据分析应用更为广泛。例如传统的信贷评分,通常是根据申请人的个人资料和信贷纪录,计算出信贷等级。而使用大数据的智能信贷评分系统,就会在传统资料上,再参考如线上购物、乘车出行、社交平台、流动电讯商等的数据来作判断。
传统分析重视“因果”,而大数据就更重视数据和评分之间的“关系”。例如大数据分析发现,工作时间经常四处跑的贷款申请人,比每天规律地“两点一线”的出行者,过去的还款表现是比较差的。根据这种关系,以大数据进行信贷评分时,行为数据偏向前一种的申请人可能得分较低。如此,金融机构在审批贷款时,就可考虑更多方面的维度,提高信贷评分的准确性,甚至可以处理之前不能审批的申请,这也就是金融科技可以有助实现“普惠金融”的理想。
大数据的分析虽有众多优点,但作为一门新兴科技,必然会衍生出道德伦理的问题,例如原生和衍生数据产权归属、个人私隐保护、算法出错责任谁属等有待解决的议题。
陈颖峯
香港电脑学会金融科技专家小组执行委员会委员
-----
“疫市下想转危为机?”
《香港信贷》上市公司,扎根香港廿三年,专业可靠;一个电话,解决您的资金需要!
.物业一按二按.公居屋贷款
.业主私人贷款.中小企贷款
查询:2525 3535
忠告:借钱梗要还,咪俾钱中介
放债人牌照号码:香港信贷财务有限公司1065/2020;香港信贷(私人贷款)有限公司0336/2020
【仲等咩?】最强炒股神器《东网Money18》APP已全面升级,新增多项新功能,助你投资理财、拣股问股!即刻click入 http://on.cc/redirect/money18 下载安装!
感謝您瀏覽東網。請按入詳細閱讀本網站所載之使用條款及細則私隱政策聲明,並須確定您同意接受有關條款及聲明的約束才可繼續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