寬鬆政策引發新股潮!美國今年IPO規模或破3000億美元

香港時間
2021年06月16日(三)
13:00更新09:47建立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美股今年持續破頂,吸引大批公司在當地上市,搭上集資順風車!外媒引述Dealogic的數據顯示,美國今年至今首次公開發行(IPO)集資規模已達到1,710億美元(約1.33萬億港元),不到半年就超越去年全年1,680億美元的紀錄。
企業獲得高估值上市,是推動IPO熱潮的主因,而背後的推手是聯儲局的低利率及貨幣寬鬆政策。這一波IPO投機狂潮,受益的不僅僅是傳統的上市公司,也有利透過IPO募集資金的特殊目的收購公司(SPAC)。許多知名的初創企業如內地最大的召車公司滴滴出行、美國網上股票交易平台羅賓漢(Robinhood)及電動車製造商Rivian Automotive皆準備推出數百億美元的IPO。預期今輪IPO熱潮將延至下半年,甚至明年才達到高峰。
資本市場的投資銀行與律師預期,在第3季結束前,企業透過傳統IPO(不包括SPAC借殼上市)將募集接近500億美元。據Dealogic數據顯示,截至6月15日的第二季,IPO募資規模已達241億美元。投資銀行預計,到今年底為美國IPO集資規模將會達到2,500億至3,000億美元(約1.95萬億至2.34萬億港元)、甚至更多,這是一個令人難以想像的驚人數字。
美國IPO能有創紀錄的規模,一大功臣是SPAC。據SPAC Research數據顯示,SPAC的上市募資僅在第一季便接近1,000億美元,遠高於去年全年的830億美元。即使不計SPAC,今年傳統IPO也可能是最豐收的一年,包括南韓電商巨頭Coupang等交易在內,今年以來的IPO集資額已經達到670億美元。
儘管最近SPAC的交易有所放緩,今年已成立339家SPAC,合共集資約1,050億美元,佔總IPO規模近2/3。去年SPAC的交易額還不到IPO總集資額的一半。投資銀行與律師還指出,資本市場的繁榮正在吸引更多公司上市,將使IPO在未來變得更加強勁。
Ropes & Gray資本市場部門主管Paul Tropp表示,由於SPAC交易激增,許多公司都認為這是上市、達到有吸引力估值的好時機,也認為這是更能引起公司興趣的另一種上市選擇。
另外,公司上市後,股價普遍有不俗升幅,亦支持IPO市場生機蓬勃。據Dealogic數據顯示,今年以來,美國公司IPO後平均單日升幅為40.5%,而去年同期與前年同期分別為 28.2%與21.7%。2021年公司IPO後平均一周的回報率為35.7%,高於去年與前年的32.2%及25.5%。
關鍵字
感謝您瀏覽東網。請按入詳細閱讀本網站所載之使用條款及細則私隱政策聲明,並須確定您同意接受有關條款及聲明的約束才可繼續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