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日報B1:深圳二手樓冧價15% 創業板「大時代」

20210722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中美刀來劍往之際,為國家積蓄資本的經濟引擎深圳市,遏抑樓市炒風漸見成效,二手樓價不夠6個月跌15%,股市卻進一步重返2015年「大時代」雪崩前的高位,究竟在形成家庭財富流向股市的良性循環,或只是泡沫轉移,正考驗當局的能耐,國有券商則呼籲民眾理性,莫胡亂高追。
內地嚴控樓價下,深圳今年2月出台「二手房成交參考價」措施。易居房地產研究院指,深圳今年1月二手樓價升至每方米逾7.24萬元(下同)的新高後,6月回落至6.15萬元,不夠半年累跌逾15%。
深圳打擊炒樓手段包括嚴查買家身份及資金來源、違規者不准在市內買樓甚至租樓,而二手樓參考價則起源於之前深圳二手樓比一手樓貴的異象,以資訊透明化遏抑新盤炒風。易居指出,深圳、寧波、成都和西安4個推行上述制度的大城市,6月份整體二手樓指數按年升幅為8.1%,比起2月份已壓縮兩個百分點,若跟推城市增加,將連同收緊信貸等政策,增強樓價下行壓力。
之前已有報道指,深圳上月二手樓成交跌穿3,000宗,按年銳減逾70%,連續3個月低過5,000宗的「榮枯線」,即使與新盤增加吸走購買力有關,但整體樓市成交行情向下,一些中介門可羅雀,甚至關門大吉。
與此同時,有傳深圳將調整二手樓交易流程,所有成交通過資格審查後,才能生成政府系統的深圳市二手房買賣合約(網簽),完成後不能修改。業界相信,這是以堵塞買樓資格審查漏洞去收緊調控,因為房策新規的執行認定通常以網簽時間為準,因此以往在調控新政策發布後,某些中介會提前網簽部分樓盤,確認買家後再修改網簽合約上買方的資料。
深圳作為全國經濟引擎,一直吸引五湖四海的人落戶打拚,樓價向來領跑全國,縱然上半年大幅回落,但上月按年升幅仍達8.7%。易居亦指,全國70個城市中,25個二手樓價指數按年漲逾5%,屬「房價偏熱」,而最熱的10個城市除了深圳,還包括廣州、上海、北京、寧波、杭州。
交銀國際分析員謝騏聰認為,內地主要城市上半年樓價升幅已超出國家調控目標上限 ,調控勢必從緊。然而,深圳等地的二手樓參考價不太可能在全國大範圍實施,皆因深圳地產供不應求的嚴重程度舉國罕見,而且該制度的實際效用只是提高按揭門檻,長遠難阻「有實力的買家」繼續入市。
他預期,內地樓價全年升幅仍會介乎4至6%,皆因當前地價仍然高企,發展商就算不賺錢,樓價也難大跌。內地調控發展商槓桿並非刻意打壓他們,更多是希望「放水」的資金進入實體經濟,因此人民銀行早前降準,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卻不變。
另方面,正當財務惹憂的內房巨頭中國恒大(03333)分別於明年3月及4月到期的美元債,孳息率周三(21日)分別升見100厘及93厘,股價收市倒跌1.76%之際,內地3大指數周三高開後持續上揚,其中,新經濟企業較為集中的深圳創業板指數表現最出色,一度飆104點或3.02%,收市仍漲96點或2.78%,報3,560點,為2015年6月17日後新高。同市的深成指曾升252點或1.68%,收市升201點或1.34%,報15,212點,為近5個月高位。
深市周三鋰電板塊表現搶眼,寧德時代飆逾5%;晶片及水利概念股做好;母嬰概念股亦見炒上,其中共同藥業升3.21%,西部牧業則漲2.8%。內地自5月公布三孩政策後,國務院提出多項鼓勵生育措施,降低生育、養育及教育成本。國家衞健委預料,中國今年出生人口和生育水平均呈現下降趨勢,目標到2025年,人口結構逐步改善。
上海也有圍繞着中芯國際(00981)的半導體供應鏈,該市周三又拋出今年起5年集成電路產業年均增速達到20%左右的口號,刺激科創50指數漲2.82%,其中先進晶片生產設備商中微公司飆7.75%。然而,金融股偏軟下,滬綜指盤中最多僅升32點或0.91%,收市升25點或0.73%,報3,562點。
不過,市場交投仍見熾熱,兩市成交重返超過萬億元,按日增逾25%至1.2萬億元。外資透過滬、深股通共錄淨買入31.18億元,連續3日錄得淨流入。另外,人民銀行為維護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周三開展100億元7天期逆回購操作,利率繼續企穩於2.2厘,另有100億元逆回購到期,當日實現零投放零回籠。
展望後市,萬和證券指,內地當局對下半年貨幣政策的定調尤為重要,而美國聯儲局的議息會議對全球流動性有重大影響,其邊際變化也將對流動性帶來較大的波動。海通證券維持滬綜指在3,300至3,800點區間上落的判斷,資金輪流炒作半導體、新能源、生物醫藥、釀酒及三胎概念股,建議投資者「炒股唔炒市」,「以低吸為主,盡量不要高追」。
北京馬曼然資產管理公司董事長馬曼然表示,大宗商品價格上半年「漲得有點多」,認為下半年有回落風險,由於美國一旦收緊流動性,大宗商品價格將首當其衝而下跌,故要留意大宗商品相關股份的風險。然而,產業中游的公司卻可能因上游價格降低而受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