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評論】內房危機連環爆 短痛轉型換長治
20211105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近期內地房地產業的債務問題愈演愈烈,繼中國恒大後,再有多家大型房企傳出財政問題。事實上,即使去年爆發新冠肺炎疫情,當局也從未放鬆過對內房的調控,更明確提出「房住不炒」,敦促房企財政要達到「三道紅線」的要求。在限制借貸下,即使是巨無霸房企,政府亦決不「包底」,由市場決定命運。這種決絕的態度,反映內房隱患到了不能再容忍的地步,也在展示當局推動經濟與社會改革的底氣,這非但是經濟踏上新增長台階的關鍵,亦是在中美角力大棋局下,爭取國際資金落戶的一場重要戰役!
這些年,內房行業過度膨脹,金融機構為了抓住商機,將貸款向地產業傾斜,讓房企得以抬高地價,以債養債,無序擴張;地方政府則長期依靠土地收入支持財政,疏於發展多元化經濟。結果「住房」就成為除醫療與教育之外,阻礙內地經濟持續發展的「三座大山」之一,伴隨着少子化、人口老化、貧富懸殊等社會問題。
當土地價格上升,無疑創造了可觀的財富,帶動居民消費。可當樓價不斷與實體經濟嚴重脫節,淪為少數權貴投機倒把牟取暴富的資產時,非但影響營商成本,用家亦無法安居。房企「大得不能倒」,變相「綁架」了金融體系和地方政府,三者利益綑綁在一線,長此下去足以拖垮國家經濟,墮進深淵。
眼前房企債務危機逐個引爆,說明愈大的房企,愈要為自身管理不善而負責,沒有甚麼「大得不能倒」而政府必然包底之說。
經此一役,業界暴利時代正式畫上句號。限購令、限升或跌令及「三道紅線」等要求,令金融機構難再向房地產傾斜,更須着手重新評估相關信貸,即所謂「落雨收遮」,結果便加速業界淘汰潮。
誠然,大量資金由樓市出逃,轉投如傳統金融及新興行業等其他行業也是好事,尤其美國已帶領「元宇宙」的嶄新顛覆式概念,意味將來在科技上的應用範疇更廣,若內地股市龍頭企業仍離不開房產、白酒、傳統能源企業的話,如何確保經濟可持續發展?內部經濟都搞不好,憑甚麼應對美國進逼,爭取合理的國際話語權?
明乎此,對於長線投資者而言,如今該非常樂見內地決心治理房地產泡沫問題,確保美國「雷曼事件」不會在中國重演。當然,短期陣痛難免,惟今次的轉身必將決定中國能否化危為機,成功推動世界經濟中心向東移,達致長治久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