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富衛集團主席、前財庫局局長馬時亨接受媒體訪問時評論香港經濟前景,認為目前狀況為20年來最差,更擔心經濟問題或催生公共財政壓力,希望政府可盡快解決經濟困局。
他解釋,香港陷困是因為「腹背受敵」,地緣政治令外資流入減少,加上內地經濟受到內房債務危機等影響,結果作為本港經濟支柱的金融業受創。此外,雖然本港失業率持續下降,但他認為,數據僅反映中下階層有工作,不少消費能力較強的高層打工仔,面臨失業或收入減少的危機,消費力因而大減。
另外,庫房縮水成隱憂,現時政府財政儲備降至不足7,000億元,約只可維持12個月政府開支,收支不平衡狀況與2003年相似,更提醒現時情況較2003年更具挑戰性,形容目前本港面對各項稅收減少,賣地成績欠佳,股市成交額下跌,明年恐將迎來公共財政壓力,指政府要加快推出新政策應對。
他憶述,2003年財赤嚴重,當時政府實施公務員減薪、開放自由行及簽署《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CEPA) 、推出「幻彩詠香江」,三大措施令香港走出困局。
不過他認為,目前與2003年情況不同,許多外圍因素已變,預計經濟復甦時間將會很漫長,他呼籲政府應因時制宜、大刀闊斧地推出新政策。
他提到,推動夜市屬於有好過無,若「夜繽紛」能刺激經濟,股市應會反映其效果。他重申,只要是經濟增長,不需要區分是「日經濟」還是「夜經濟」。對於港人北上消費熱潮,他指無非是內地價錢平及服務好,因此香港應謀求獨特的吸引力,而且不止局限於政府政策,需延伸至商家。
他認為,目前經濟出現太多問題,政府需加快步伐、大刀闊斧制定政策,他冀望在即將到來的施政報告中,政府能推出招數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