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日前香港保險業監理局初步透露,去年內地訪客來港投保個人壽險新造保單保費約590億港元,超越2019年水平,僅次於2016年的727億元歷史高峰。內媒引述分析師指,香港保險具有資金投資範圍廣、產品定價利率高、保單設計較靈活等優勢,但投資者需考慮赴港交通及換匯成本,以及後期匯率變動風險,並需防範後續可能面臨的理賠爭議。
業內人士認為,香港保險受歡迎有多種原因。有內地保險代理高管分析指,一方面,香港保單具有較高的投資收益,香港的分紅儲蓄險產品支持多元幣種轉換,同時支持保單分拆功能,滿足財富傳承需求;另一方面,香港保單的保費定價具備優勢,且全球服務網點眾多,方便消費者全球理賠。
保單的彈性及保險公司優惠活動也是重要因素。有香港保險經紀表示,不少香港保險產品能提供紅利鎖定及解鎖功能,支援無限次更改被保險人,實現財富傳承。他指,今年業界預期美國聯儲局將開始減息,也會影響香港保險,現在不少公司都有首年優惠活動。
不過,購買香港保單也涉及交通、交換、面簽等問題,由投資角度看,購買香港保險並非適合所有人。該內地保險代理高管表示,「要注意的是投保需親自赴港,且香港保險奉行『嚴進寬出』政策,健康告知及核保嚴格,遵循無限告知原則。」他又指,如果與保險公司產生理賠爭議,訴訟成本高,香港保險適用的是香港法律,與內地不同;另外需注意匯率風險,以及保單前期現金價值低、分紅收益不確定等風險。
有內銀資深客戶經理表示,目前內地購買香港保單的不少客戶是考慮到留學、海外置業等因素,對於多數普通投資者來說,考慮到外匯、服務便捷性等因素,購買香港保險可能並非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