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日報產評】開放有序民為本 華創新科企領軍

新闻观看次数:3.1k
香港時間
02月18日(二) 03:00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內地政府高層昨與以民營企業為主的一眾科技巨企領導舉行座談會,涉及的企業來自智能製造、數字技術、綠色能源等新興行業,主要表達在科創以民為中心的基礎下,鼓勵民企及企業家大展所長,強調對民營經濟發展的基本方針政策未變,大派定心丸。畢竟搞科技創新,得放手讓民營經濟發揮優勢,才能事半功倍,讓代表民營經濟的一眾科企領軍,期能為中國經濟克服內部困難、對抗外部挑戰,為促進整體增長和現代化發展給力,這次明確的政策表態,也將為資本市場可持續發展建立穩固基礎。
在新經濟時代,科技創新是提高社會生產力和國家綜合競爭力的重要指標,故須將科技創新放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惟科創發展是一把「雙刃劍」,若單以推動經濟增長、升級產業結構、創造個人財富,以市場、效率等為驅動的技術變革,有可能會愈來愈強地衝擊人類社會的價值體系,甚至脫離道德、倫理的約束,扭曲人的價值觀,社會發展嚴重失衡。故國家在推動全社會全情投入大力發展科技創新前,須先確立科技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民,確保科技業服務人的全面發展以及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前提。
了解當局的憂患意識,確保防範風險挑戰的想法,大概就明白是2020年內地當局煞停螞蟻集團滬港上市,並着手加強科創過程中的頂層設計等,讓科創起到應有作用的政策背景。當年幾家平台經濟企業獨大,恃着資本優勢,壟斷市場,造成市場不公平競爭,跨行業無序擴張構成系統性風險等的情況,不能再現。
當年要煞停高速列車,再調節方向,完善法規,繼而重納正軌,過程必然會帶來震盪,整體民營經濟也確實是靜了好一段時間,並正體現在去年愈趨疲弱的內部需求和市場信心。去年秋季起中央推出重大刺激措施穩增長,而這次與民企及企業家舉行的高層次座談會,是自這次產業政策整頓以來首個大轉向,就是在產業布局底定後,當局清楚表明,對民營經濟發展的基本方針政策已納入制度體系,將以一貫之堅持和落實,這顆定心丸冀能消除「國進民退」的疑慮,但這並非沒有前設,就是民企家得「胸懷報國志、一心謀發展、守法善經營、先富促共富」,「富而思源、富而思進」,成中國式現代化的促進者。
這些年美國以自由市場為資本家做擋箭牌,金融亂象造成次按危機,得施以無限量寬貨幣政策,美金任印,政府債台高築,得以超高資產價值來維持美債需求,以美元霸權來轉嫁風險,收割全球。中國引以為戒,不論是金融或科技業,發展是以民為中心。未來中國的科創與金融發展,將在明確的產業政策框架下,由民企領軍大展身手,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支持化解改革發展、產業轉型升級出現的困難和挑戰。眼前中國資本市場起動,相信不會再重複「一放就亂、一亂就收、一收就死、一死就放」的惡性循環,取而代之是由民營經濟釋放創新動力,暢通經濟血脈(金融),形成良性循環,讓全社會朝高質量發展目標推進。
感謝您瀏覽東網。請按入詳細閱讀本網站所載之使用條款及細則私隱政策聲明,並須確定您同意接受有關條款及聲明的約束才可繼續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