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Getty Images圖片)
特朗普政府最新宣布的關稅政策將對全球金融市場產生深遠影響,特別是對美股和港股市場將帶來顯著的衝擊。這項政策的核心內容包括對所有國家徵收10%基準關稅,以及對與美國存在較大貿易逆差的國家實施更高稅率的「對等關稅」。這些措施預計將在短期內引發市場劇烈波動,並對不同行業產生分化影響。
對於美股市場而言,政策將帶來多重衝擊。首先,市場情緒已經出現明顯惡化,在政策宣布後美股期貨市後大幅下挫,納指期貨跌幅超過4%,標指期貨下跌逾3%。這些劇烈反應反映投資者對貿易環境惡化的擔憂。
特別是科技板塊將面臨嚴峻挑戰,如蘋果公司、英偉達等依賴全球供應鏈的企業可能因成本上升而承受壓力。汽車行業都將受到直接衝擊,25%的汽車進口關稅已於4月3日生效,將嚴重影響依賴進口零部件的汽車製造商。
從行業層面來看,影響將呈現明顯分化。鋼鐵和鋁業等已經受到232條款保護的行業可能相對受益,因為它們被排除在新關稅措施之外。然而,零售業和科技產業將面臨較大壓力,特別是那些由中國進口電子產品的企業,它們可能不得不將增加的成本轉嫁消費者。長期來看,這些關稅措施可能為美國經濟帶來滯脹風險,即經濟增長放緩與通脹上升並存的局面。研究顯示,10%的基準關稅可能導致美國國內生產總值(GDP)減少0.1至0.3%,同時推高核心通脹率。
港股市場同樣會受到顯著影響。政策宣布後,恒生指數應聲下跌1.58%,科技板塊跌幅尤為明顯,阿里巴巴(09988)、京東(09618)等公司的股價下跌超過4%。這種下跌反映市場對中美貿易關係再度緊張的擔憂。外資可能出於避險考慮由港股市場撤出,轉向黃金、美國國債等更為安全的資產。
不過,港股市場也存在一些結構性機會。中國政府推動經濟向內需驅動轉型,消費和基建等板塊可能受益於國內刺激政策。此外,科技自主化戰略支持緊的,半導體及人工智能(AI)等產業可能獲得新發展機遇。
從長期來看,亞洲經濟體對美國市場的依賴程度已經下降。如越南、印度等國家可能比中國受到更加大的衝擊,因為它們對美出口佔比較高。中國可能會通過拓展歐盟和東南亞市場以緩解關稅政策帶來的負面影響。未來市場走向將取決於幾個關鍵因素,包括各國可能採取的報復性措施、貿易談判的進展,以及美國聯儲局的貨幣政策應對。如果通脹因關稅而上升,聯儲局可能會推遲減息計劃,將進一步加劇美股市場的波動。
整體而言,特朗普的關稅政策將在短期內對美股和港股造成壓力,但不同市場和行業的表現將出現分化。美股市場,特別是科技和汽車板塊將面臨較大挑戰,港股雖然會受到衝擊,但內需驅動和政策支持可能提供一定的緩衝。投資者需要密切關注事態發展,靈活調整投資策略,控制風險的同時把握可能出現的結構性機會。建議關注黃金等避險資產,以及受益於內需增長的板塊,同時警惕貿易談判進展帶來的市場波動。
曜熊理財策略投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