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家銀行季內推智安存防騙 金管局:研加強高風險交易措施

新聞觀看次數:1k
香港時間
04月14日(一) 06:30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香港金融管理局稱,零售銀行10月底前會陸續推出「智安存」(Money Safe)服務,客戶可向銀行申請「留起」指定戶口金額,防止資金轉出,其中3家發鈔行今個月先行推出,具體而言,今季約有14家銀行推出「智安存」。金管局副總裁阮國恒又提及,留意到國際上有專為高風險交易而設的「延長交易」討論和做法,措施乃是局方納入考慮的範圍,而需取得社會共識乃為重要考量。
研加強高風險交易措施
近年全球各地騙案問題幾乎大同小異,共通點都是騙案受害人很快落下指令將錢轉走,而銀行又快速處理這類交易,但收款戶口實情是傀儡戶口。阮國恒舉出新加坡的例子,稱當地除了設立「資金鎖定」(Money Lock)的保護行動,也授權執法機構凍結出錢戶口,惟後者做法惹起爭議。
現時星港兩地均未有為高風險交易設立「延長交易」,阮透露與當地財官員交流期間,雙方都認同「某啲交易係咪需要咁快處理」,不過,保護措施非想做就做,推行細節須小心敲定。
金管局助理總裁(銀行操守)區毓麟補充指,現時巴西和印尼均對「延長交易」有要求,其中,巴西的銀行一旦收到客戶的高風險交易轉帳,涉及從未匯款至該戶口號碼、或大額海外匯款等情況,銀行會延遲60分鐘交易,騰出時間予銀行職員致電客戶了解原因,印尼則以5日作為延遲交易時長。
他又稱,首批響應「智安存」的銀行對存款保障和客戶受眾各有不同,部分聚焦保護儲蓄和港元定期,部分涉及支票和儲蓄,惟所有銀行10月會將儲蓄、支票、港元定期和主要外幣存款一律納入「智安存」,而率先推出「智安存」的銀行均會向65歲或以上的銀髮族提供有關服務。
將推3項網銀安全指引
金管局數據顯示,今年首季與詐騙有關的投訴個案按季跌10%至203宗;惟接獲銀行有關偽冒、欺詐、可疑網站的匯報數字按季飆逾兩倍至125宗。針對近年網絡釣魚等騙案頻生,金管局日內將發指引,推出3項名為「網銀安全ABC」的網上銀行安全措施。
其中「App內認證」是客戶日後登入網上銀行和進行高風險交易,須透過銀行的手機應用程式(App)而非一次性密碼(OTP)短訊進行認證,今年第四季實施。若然客戶堅持使用短訊交易密碼進行認證,金管局指短訊交易密碼驗證宜數小時冷靜期。同時由第三季起,客戶更換手機重新綁定其銀行流動裝置,或首次綁定流動裝置,須通過人臉識別技術或親身到分行等身份驗證方法。
「Bye bye高危功能」及「Cancel可疑轉帳」方面,前者是指銀行允許客戶選擇停用「提高轉帳限額」及「新增收款人」的網上銀行功能。後者則指在現行的「可疑帳號警示」機制下,銀行須確保警示在客戶進行高危交易前顯示10秒或以上。兩項措施同樣第二季生效。
感謝您瀏覽東網。請按入詳細閱讀本網站所載之使用條款及細則私隱政策聲明,並須確定您同意接受有關條款及聲明的約束才可繼續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