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蘇聯科考站南極失蹤 逾卅年後重現

新聞觀看次數:9.8k
香港時間
01月23日(四) 23:00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探險隊當時發現海面上漂浮多個生銹油桶。
1/2
內媒周三(22日)報道,來自江蘇的南極探險隊員陳中原近日發文,分享自己在第41次南極之行期間,親眼目擊已失蹤30多年的前蘇聯科考站重見天日的過程,至今其心情仍然激動。網民紛紛大讚此事似科幻小說和電影一般不可思議。陳中原所屬的探險隊向英國斯科特極地研究中心(SPRI)發送相關資料,近日獲回信證實,他們發現的確實是1986年失蹤的前蘇聯科考站。
陳中原此行在海神號遊輪為探險隊擔任同聲傳譯員。本月9日上午,遊輪圍繞南極海域的全球最大冰山A23a外側航行時,陳中原忽然發現海面漂浮多個生銹油桶,桶身帶有編號,冰山中更冰封了排列整齊的油桶,顯然絕非海洋垃圾,令人好奇來源。
探險隊查到1986年10月隨A23a由冰架分離,其上的前蘇聯南極科考站德魯日納亞1號站(Druzhnaya 1)被搶救出重要物資後,就遺落在冰山中,30多年來未曾現世,或因近年冰山移動而重現。曾在站內工作的前蘇聯科考人員確認,漂浮油桶屬於該科考站。
陳中原曾5次到北極和41次到南極,他形容今次是在極地遇到無數次要屏住呼吸的瞬間之一,此前包括見過攝人心魄的冰川美景、喝過萬年冰川水等。這些體驗是陳中原用國內穩定工作機會來換。雖然在極地不但要做好翻譯工作,同時也要學懂駕駛衝鋒舟、看航海圖、打繩結等實戰技能,並學習海洋生物、歷史、地理、攝影等各種知識,但他表示不後悔,樂意走出舒適區探險,與冰川企鵝為伴。
陳中原(圖)在南極探險隊擔任同聲傳譯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