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緬甸有建築物在地震中傾斜。
緬甸周五(28日)下午發生黎克特制7.9級地震,緬甸位於實皆斷層(Sagaing Fault),即緬甸板塊與印度板塊之間的主要構造邊界,是緬甸主要的地震活動帶之一。今次屬於淺層地震,能量釋放集中,可能引發較強烈的地面震動。緬甸平均每年發生約720次地震,其中7級以上地震約每4至5年一次。
緬甸板塊是東南亞的小型板塊,常被認為是歐亞大陸板塊的一部分,安達曼群島、尼科巴群島和蘇門答臘西北部位於這個板塊上,東面和西面分別以轉形斷層和爪哇海溝潛沒區與巽他板塊和印度板塊相接。2004年12月26日,緬甸板塊與印度-澳洲板塊之間的活動造成黎克特制9.3級地震,引發南亞大海嘯。
中國地震台網中心專家對緬甸附近地震活動進行研究分析認為,此次地震位於緬甸弧地區,新生代以來,印度板塊和歐亞板塊發生劇烈碰撞,導致岩石圈發生大規模縮短,形成喜馬拉雅造山帶,緬甸弧地區位於喜馬拉雅造山帶的東構造結,地殼構造變形強烈且地震活動性強,形成一系列南北走向的構造單元和斷層,是喜馬拉雅地震帶上地震最活躍的地區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