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特朗普於4月2日宣布向全球徵收「對等關稅」,然而到4月9日突然宣布對部分國家及地區暫緩徵稅90天,稱留意到近日市場波動及民眾不安,認為政策要有彈性。特朗普之前曾表明對等關稅不會暫緩,但現時忽然改口,導致美國及全球股票市場劇烈波動,令他的政策可信度備受質疑,亦惹來外界質疑涉及內幕交易和操縱市場。
有專家嚴厲批評美國政府及支持它的寡頭,是在施計製造一個內幕交易的機會,短時間內提出向全球徵收高關稅,製造股市大跌,然後又暫緩徵稅90天,令股市急升,這批操控者已在幾天之內高賣低買大賺特賺。在股市大跌的數天,主要是中小股民作恐慌性拋售,蒙受財富損失;政客及寡頭財閥則透過掌握政策的收及放,投機攫取大量財富,這是一種罪行,在司法健全的國家,當權者及其局內人推行這種政策應受調查,看是否涉及利益衝突,並掠奪了中下階層小股民的財富。
特朗普政府混亂的政策亦帶來其他傷害,道瓊斯指數在2月中旬仍於44,000點水平徘徊,如今跌至40,000點上下,投入股市的國民退休基金已蒙受巨大損失。
另一個可能的謊言,是特朗普聲稱關稅的收益,可以投放在減稅及重新引入工業生產。可是,由列根到小布殊再到特朗普首個總統任期,所有推行的減稅政策,都使資本家和富人得益,卻無法使資本家重新投入工業生產,造成嚴重貧富懸殊及佔全國10%的赤貧人口。事實上,這40年來,美國經濟一直在金融化及去工業化,特朗普憑甚麼可以令資本家冒風險投資購地建廠、有足夠受培訓的工人、引入工業技術和生產工具以復興製造業?這些都需要配套及時間,怎可能比金融寡頭在資本市場投機收割來得更快及更有效?
拜登政府與特朗普政府最大的不同,是拜登一直強調美國經濟一片大好,特氏則承認美國製造業空心化,同時認為全球國家都在佔美國便宜,不願購買美國貨,而美國政府一直縱容它們對美國傾銷產品,造成美國龐大的貿易逆差。然而,借加徵關稅脅迫其他國家,未必能令它們長期增購美國商品,亦難以有效吸引它們到美國投資工業生產,而關稅戰持續,受害的只會是美國消費者,若物價不斷飆升,通脹惡化,民眾不斷被剝削,社會暴亂只是時間問題。
柏林自由大學哲學博士 史文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