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澳版>新聞>中港台
  • 飛機降落搖晃或遇風切變 天文台裝雷達預警減風險

    香港時間
    2019年11月23日(六) 10:26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不同的預警系統可探測風切變情況,減少飛機降落時的意外風險。(天文台)
    1/2
    飛機降落時若有劇烈搖晃,可能是遇上風切變或湍流。天文台表示,風切變是指風向與風速在短距離之內發生急劇變化,令航機浮力有所改變,若航機在起飛或降落時遇到顯著的低空風切變,有機會令航機偏離原有航道,對航空安全構成威脅。天文台40年前已在舊啟德機場設立「低空風切變探測系統」,其後又於赤鱲角機場構建「多普勒天氣雷達」等,探測風切變情況,減少意外風險。
    天文台表示,1979年在舊啟德機場設立第一代的「低空風切變探測系統」,利用機場一帶的風速儀數據,協助評估風切變出現並發出警示;隨着1998年赤鱲角機場啟用,該台又在新機場安裝「風切變及湍流預警系統」,除利用機場附近的自動氣象站網絡和氣象浮標外,亦加入安裝在大欖涌專門探測微下擊暴流的「多普勒天氣雷達」。
    該台解釋,微下擊暴流主要伴隨大雨及強雷暴出現,會產生嚴重風切變,上世紀七八十年代亦曾引發空難。現時機場有2台長程及5台短程的多普勒激光雷達,分別監察風切變、建築物尾流及飛機尾渦等,提醒機師遇上風切變時可及早做準備。
    另外,天文台2005年推出由該台研發的世界首個「激光雷達風切變預警系統」,探測無雨時的風切變情況。台長岑智明指出,該激光雷達是他與幾個同事一同研發,並發明出獨特的掃描和計算方法,可準確捕捉飛機於航道上遇到的風切變。
    天文台40年前在舊啟德機場設立「低空風切變探測系統」。(天文台)
    感謝您瀏覽東網。請按入詳細閱讀本網站所載之使用條款及細則私隱政策聲明,並須確定您同意接受有關條款及聲明的約束才可繼續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