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澳版>新聞>中港台
  • 地盤工用紙巾「護耳」終失聰 工會促放寬申領補償年期

    香港時間
    2020年01月06日(一) 01:00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星伯雙耳中度失聰,敏感度不如以往,經過嘈吵地方會感到不適。(何青霞攝)
    1/3
    雙耳失聰影響生活,工會促放寬退休工人申請職業性失聰補償年期。六十七歲星伯七十年代加入建造業,任職燒焊等工作,一做三十多年。人生大半時間在船廠或地盤工作,與地盤噪音形影相隨,唯一護耳方法是「用紙巾塞住隻耳」,最終賠上了自己的雙耳。有工會指,現時申領職業性失聰補償規定中,退休工人須在一年限期內提出申請,但整理文件及尋求僱主證明需時,促請當局放寬至兩年。
    星伯憶述船廠內環境嘈吵,船廠外的打炮機及挖泥機產生極大噪音,形容如身處一個盒子內,「有人打鼓咁,澎澎聲」,惟當時社會對安全措施的關注度低,更缺乏勞工保險,即使遇上噪音,只能自備紙巾「塞住耳仔」,並以毛巾遮掩口鼻,避免吸入灰塵。
    他指,初期沒有察覺自己雙耳失聰,「有時睇電視開大聲啲、講嘢大聲啲」,直至家人提醒,加上耳朵開始出現耳鳴,至二○一一年終確診雙耳輕度失聰,獲賠償三萬多港元。星伯未有因此而停止工作,其後繼續再從事地盤,惟失聰問題加劇,他回想曾在地盤工作期間,有工人正進行吊運工作,獲其他工友提醒要避開,但因聽不到提醒,「要有人拍先知」,至一六年再度檢查後確診雙耳中度失聰,獲賠償十多萬港元。
    健步如飛的星伯雙耳沒有戴助聽器,他直言是怕麻煩,但他指,雙耳的敏感度不如以往,失聰後需要時間理解別人說話,「一下子反應唔到,反應慢咗」,經過嘈雜的地方,如地盤時,雙耳會感到不適,「嗰心硬住硬住」。
    工業傷亡權益會總幹事蕭倩文指,職業性失聰因長時間在高噪音地方工作,屬累積性,患者大多屬年長工人,不少工人會拖延至退休才申請,惟職業性失聰補償規定,不再受僱從事指定高噪音工作的人士必須在離開工作後的十二個月內遞交申請,否則不符合規定。她認為,退休工人需時收集資料,如要求僱主證明等,應調高時限至兩年,讓工人有充足時間申請。
    星伯說過往長時間「用紙巾塞住耳朵」在地盤工作。(何青霞攝)
    蕭倩文說職業性失聰因長時間在高噪音地方工作,屬累積性。(何青霞攝)
    感謝您瀏覽東網。請按入詳細閱讀本網站所載之使用條款及細則私隱政策聲明,並須確定您同意接受有關條款及聲明的約束才可繼續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