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彭波強調,藥方的份量須因人而異。
1/2
哮喘是不治之症,本港有超過6.8萬人飽受該症困擾,浸會大學今日公布一項就中藥複方「通陽順氣」方治療該症的成效評估,結果顯示88%病人連續用藥6星期病情有改善,當中逾半病人哮喘症狀消失,三成半病人哮喘症狀有減輕。不過,浸大中醫藥學院臨床部中醫臨床助理教授彭波強調,該藥方的分量須因人而異,市民若自行按基礎藥方「執藥」,或會導致健康風險。
哮喘發作時,中醫將症狀分為「冷哮」及「熱哮」,當中大部分臨床患者是屬於冷哮,即因過敏體質或過敏鼻炎引起的哮喘,患者會有畏寒、打噴嚏及流鼻涕等症狀。中醫認為,人會生病是因體內陽氣不足,須採用「通陽順氣」的方法治療哮喘。
團隊以「通陽順氣」中藥複方治療,並於2015年9月至去年6月期間,向60名16至70歲的患者處方該藥方,包括熟地黃、鹿角膠、肉桂、炮薑等藥材,患者早晚煎服一次,連續用藥6星期,結果有53%人症狀消失、35%人症狀有減輕,另有12%人症狀未見改善。用藥後哮喘症狀消失的病人中,喘氣症狀平均在治療後4天內消失,咳嗽症狀平均在治療後6天內消失。
彭波指,患者在服藥後半年內氣喘復發明顯減輕,並不需再用支氣管舒張劑,亦未見明顯的副作用。但他強調,此藥方並非通用方,按患者的年齡、性別、體質,及當時健康情況,患者所需服用的分量均不同,如患者自行按藥方「執藥」,或會導致健康風險,建議市民持此藥方向中醫求診,依中醫師調整分量後再服用。
通陽順氣藥方如下
藥材/分量
熟地黃/15克
鹿角膠/6克(烊化)
肉桂/6克
炮薑/10克
麻黃/9克
白芥/子10克
苦杏仁/10克
甘草/6克
用法:1日1劑,水煎服,晚上重煎1次

通陽順氣藥方需早上以水煎服一次,晚上重煎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