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坊間建議推出「港康碼」後可放寬禁堂食等防疫措施。
1/3
港府早前公布「朝5晚6」禁堂食、2人限聚令等嚴厲防疫措施,食肆生計大受影響,坊間有聲音要求政府推出「港版健康碼」(港康碼),讓持有陰性檢測結果人士如常出入食肆。港大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何栢良今早(13日)在電台節目回應指,持港康碼可堂食或去健身室的建議,並非防疫措施,亦不是好的「解封策略」。
何擔心,港康碼的安排會出現不公平情況,例如有錢人可自費多做檢測,然後去堂食,認為措施只屬經濟安排。他建議,當局應優先針對新入院病人、醫護、安老及殘疾院舍職員,每周進行一次檢測,避免造成院舍群組爆發,同時檢視及堵塞邊境漏洞。無社區傳播鏈,屆時就有條件放寬防疫措施,毋須用港康碼。
呼吸系統專科醫生梁子超亦指,港康碼的做法並不可行,若有潛在接觸史或輕微病徵的人獲豁免,可能在餐廳造成大型交叉感染,現時應先想辦法控制,否則或令疫情打回原形,加上全球不少國家已出現第二波疫情,他警告香港防疫措施最弱一環是對外防守,若不加強對外檢疫安排,本地可能會出現第四波疫情。
梁續稱,由於內地疫情基本受控,由內地旅客經港轉機的風險不大,但他重申現時港機場的防疫措施可做得更好,如來自高風險地區人士轉機的檢測有效時間,應縮短至1至3日。
經民聯主席盧偉國則支持推出港康碼,他形容現時香港各行各業「唔病死就餓死」,若以消極方法應對,食肆最終面臨結業,會展業亦要停頓,令應有的經濟及民生活動停頓,導致愈來愈多企業倒閉。面對風險問題,他指港康碼需配合全民檢測,可考慮讓市民憑手機顯示港康碼檢測結果。
《香港疫慌》專頁: http://hk.on.cc/fea/hkdisease

何栢良認為「港康碼」不是好的解封策略。

梁子超稱若不加強對外防守,本地或出現第四波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