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房委會引進「組裝合成」建築法。
1/3
首個公營房屋組裝合成項目預計在2021年展開,2024年完成。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陳帆今(14日)發表網誌指,隨着科技發達,現時建築技術已可以將工序轉移到廠房生產線,再將組件運送到工地裝嵌,未必要將所有施工程序限制在工地內進行,故局方將轄下的一個位於東涌99區的先導項目,引進「組裝合成」建築法,為首個公營房屋組裝合成項目,望更有效率興建公營房屋及過渡性房屋,為有需要的市民提供適切居所。
陳稱,房屋委員會的預製技術,一直由平面走向立體,由60年代開始在16層高屋邨採用預製組件,至90年代起,房委會公屋項目已經採用預製外牆、預製樓梯和半預製樓板等組件。直到2002年的葵涌工廠大廈重建項目,更引進「新型預製組件組合建築法」。而即將引進的「組裝合成」建築法更有多項優勢,包括施工不受天氣影響,加强進度管理、品質控制及安全施工等,同時有效減低對勞動力的依賴,提升工地生產力。
是次先導項目「東涌第99區公營房屋發展項目」 (「東涌99」),為一幢12層高共240個單位的住宅大廈,為香港首批採用混凝土「組裝合成」建築法的項目。「東涌99」位於新填海區,土地較為平坦及寬闊,相鄰亦有空地可以提供物流和臨時儲存地方,屆時可全面評估實施「組裝合成」建築法時的各種事宜,如大量組件交付、儲存、現場安裝物流等安排。先導項目完成後,房委會會進行全面成本效益分析。
陳續指,「組裝合成」建築法靈活便捷,政府目標興建的1.5萬個過渡性房屋單位中,除現有住宅樓宇改建的項目外,餘下超過1萬個單位,都會以「組裝合成」建築法為基礎,部分項目或會按地盤限制、臨時基建的規模等,考慮使用預製組件或現澆混凝土。
他又指8月底開始入伙,全港首個組合社會房屋「南昌220」共89個單位,採用鋼結構組裝合成興建,由組裝至取得「入伙紙」的佔用許可證,前後只用了約8個月時間,將繼續深入研究及評估「組裝合成」建築法。

「組裝合成」建築法先導項目模擬圖。

房委會使用預製組件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