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今年首3季被呈報的整體吸毒人數雖較去年同期下跌,但青少年吸毒人數卻上升。
禁毒常務委員會今(11日)在季度會議上檢視了今年首3季本港的吸毒情況,根據藥物濫用資料中央檔案室的數字,青少年吸毒人數上升10%,當中青少年吸食俗稱K仔的氯胺酮及大麻人數,更分別大幅上升76%及20%。而同期被呈報的整體吸毒人數較去年同期下降,惟有關數字或受疫情影響,致呈報機構接觸到的吸毒者人數有所減少。
今年首三季被呈報的整體吸毒人數有4,526人,相比去年的4,729人下降4%。而被呈報的21歲以下吸毒人數則上升10%,由去年的353人升至今年的390人,當中學生佔該組別人數逾30%。
被呈報吸食大麻的人數較去年同期上升23%,由去年400人上升至今年493人;被呈報吸食K仔人數亦較去年同期上升14%,由332人上升至377人。其中被呈報的21歲以下青少年吸毒者中,吸食K仔人數更較去年同期大幅上升76%,由去年33人上升至今年58人;吸食大麻人數則較去年同期上升20%,由168人升至201人。
整體吸毒人數中,海洛英繼續是最常被吸食的毒品,吸食人數較去年同期上升2%,由去年2,408人升至2,449人。最常被吸食的危害精神毒品仍然是「冰」毒,但吸食人數有所下降,由去年1,086人減至943人,下降13%。
而首三季被呈報的吸食危害精神毒品人數有2,628人,比去年同期2,938人下降11%,但吸食麻醉鎮痛劑人數則較去年同期上升2%,由2,411人上升至今年2,453人。在首次被呈報的個案中,吸食危害精神毒品有933人,繼續遠超吸食麻醉鎮痛劑的98人。
禁毒常務委員會主席張建良醫生指,對吸食K仔人數有所上升表示關注。他稱吸食K仔會嚴重傷害大腦和精神健康,令肝臟和心臟機能受損。長期吸食者常出現膀胱萎縮的情況,引致尿頻甚至失禁,嚴重影響他們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