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組合藥每月需花費3萬 患者盼納入關愛基金

20210126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組織期望政府可降低藥物資助計劃的入息審查門檻。(區慧盈攝)
肺癌為香港常見癌症之一,手術、外科治療及標靶治療等費用龐大,若患者使用肺癌組合藥每月需花費至少3萬港元治療,更因財政問題或需隨時中止治療,只能醫到無錢為止。有組織於年初以問卷形式發現95%受訪者認為目前政府提供的肺癌支援不足,盼醫院管理局能夠將治療肺癌組合藥IMpower150、免疫治療及抗血管增生標靶藥物及化療組合納入治療方案,減輕病人負擔。
香港肺癌學會會長區兆基稱,肺癌患者中有約40%為腺癌患者,當中的60%屬於表皮生長因子受體 (EGFR)基因突變。他指,不少EGFR肺癌病人屬晚期癌症,需接受標靶治療、免疫治療及抗血管增生藥等。但當一線治療如標靶藥無效時,則可考慮使用免疫治療作為二線方案,由阿替利組單抗、抗血管增生藥及兩組化療藥組合藥物四藥聯合治療則為治療肺癌的免疫治療之一。
他稱,有臨床研究指出,透過使用IMpower150肺癌組合藥物進行治療,能夠將患者的無惡化存活期中位數由6.1個月提升至10.2個月。他續表示,此療法的耐受程度普遍理想,亦沒有顯著地增加安全風險,建議納入醫管局治療藥物方案內。
另外,癌症資訊網慈善基金於年初,利用網上問卷形式,訪問101名跟肺癌相關人士,發現93%受訪者擔心缺乏下一線的治療方案、90%受訪者對於要支付治療藥物的費用感到壓力、30%人更曾因缺乏藥物支援而中斷治療。
基金主席方嘉儀稱,期望政府能夠於半年內引進更有效的肺癌藥物於關愛基金計劃內,同時增加受資助的藥物數量、加快審批引進藥物及進一步降低入息審查門檻,以解決肺癌患者的煎熬及「有藥無錢醫」的情況。
2年前被診斷為肺癌第4期的患者林女士,於2018年開始接受治療及使用標靶藥,然而自去年6月開始出現抗藥性。她指,同年8月轉用組合藥物治療,感覺較舒服。惟組合藥物藥費高昂,三周已花費5萬港元,目前僅能使用積蓄及依賴子女幫忙支付,形容「唔夠膽諗咁多」,擔心有一天需中止治療。